他本来的确是不愿意让常宁氏和离的。但在看到华南候一家人走后,常宁氏却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时,他才突然明白,这个哥儿其实是可以过的更好的,只是侯府的糟心事和规矩太多,才让他整日郁郁寡欢。
现在侯府的人回来了,哥儿又变回了以前那种郁郁寡欢的模样。他看着也是心疼,任谁看到自己好好的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去别人家里受委屈,心里都不会好受。
如今常宁氏说要和离,看着这孩子眼中的亮光,他反而有些欣慰了。
“谢谢父亲。”常宁氏心中不由生出了一阵感动,眼眶也红了。
宁夫人为他擦了擦眼睛,道:“傻孩子,爹爹爹么只想让你过的好。你不要怕,有什么事,我们会为你撑着的。”
“爹么。”常宁氏扑进宁夫人的怀里,哭了起来。
宁夫人拍着他的背,柔声安慰着他。
宁家决定了要让常宁氏和离,便想找机会跟华南候府提出此事。
有些出乎预料的是,这事儿竟然十分的顺利。
常宁氏每月都是要请一次平安脉的,这次请完脉后,他便问了大夫,自己以后是否还能再怀上孩子?
那大夫说他子嗣艰难,以后恐怕很难怀上。常宁氏便想了个法子,将大夫这话传到了华南候夫人的耳朵里。
华南侯夫人这天晚饭时,便听到了常宁氏因为自己子嗣艰难,在房里哭了半晌的事。
虽然早就知道常宁氏子嗣艰难,但华南候夫人还是不由心下又是一阵气闷。
他出身大族,本就看重嫡庶之分。更何况之前在帝都住了几个月,见自己嫡出的大孙子与庶出的小孙子之间的巨大差距之后,就更想让常宁氏给常子晟生个嫡子了。
这嫡庶之分,差别可不只是名头好不好听而已。
嫡子不但有父族,母族扶持,还可以进入同样的嫡子圈子里。将来婚嫁,也能有更好的选择。而庶子却不同,庶子虽有父族,但在家中地位低不说,出了门,也只能同别的庶子交往。那些嫡出子弟,一般都是看不起庶子,不愿与庶子们来往的。
且庶子在婚嫁上也不如嫡子有优势。如此一来,嫡子和庶子的前程便有了天然的巨大差距。
华南侯府本就子嗣单薄,老大媳妇只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哥儿,若是常宁氏再生不出儿子,那他的孙辈里,岂不是就只有一个嫡子了?
一个嫡子,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单薄啊!
华南候夫人越想越觉得心中不舒服,第二日常宁氏来向他请安的时候,他便看常宁氏更加不顺眼了。
“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这几年不知拜了多少佛,找了多少好药材,你怎么就是怀不上呢!”华南候夫人拍着桌子,气道。
常宁氏以往都是有骨气的,纵然吃亏受气,也是逆来顺受,一副端庄模样。然而,今日华南侯夫人一说,他却突然抹起了眼泪。
“都是儿媳不好,儿媳对不起侯府,恐怕不能为侯府开枝散叶了。”他说着,就跪了下去。
他抽抽噎噎的道:“昨日,林大夫来为儿媳诊脉,说儿媳,儿媳以后恐怕是不能生了。”
这事儿华南侯夫人已经知道,但看他这样直白的说出来,还是有些意外。
然而,更让他意外的,却是常宁氏接下来的话。
“儿媳自知对不起侯府,愿自请和离,让夫君另娶贤良佳夫,为夫君开枝散叶。”
华南候夫人闻言一怔,心里那团火顿时散了不少。
他之前虽然不喜常宁氏,却也没有想过要休了常宁氏,毕竟常宁氏的娘家也是有背景的。但如今常宁氏自己说出想要和离的话,情况却又不同了。
常宁氏因为生不出孩子,自请下堂,这话说出去,旁人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