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那么多钱的张梁氏了。他们要是也能赚那么多钱,肯定也会过的很好。不过,张梁氏有本事弄出那么美味的食物,给店里创收,让他们也能跟着多拿提成,他们对张梁氏也是服气的。
这么一想,他们都觉得张梁氏和离比继续留在张鹏家好多了。。
袁夕见众人被自己说动了,继续道:“乡下很少有人和离,可在这县城里,夫夫和离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东街杂货铺的王老板不就是和离之人么?这些年来,还不是过得好好的?开着铺子,养大了两个哥儿,便是周围有人说几句闲话,也不耽误他赚钱生活呀。”
那王老板是个哥儿,性子十分泼辣,嫁人之后,因为常与婆婆夫君吵闹,过了几年就和离了。和离之后也未再嫁人,只一个人带着两个哥儿,开了家杂货铺生活。因为他娘家是本地人,在本地颇有人脉,倒也没人欺负他。这些年来一直过得好好的。
张梁氏虽然不如王老板那样有庞大人脉的娘家在背后撑腰,但把梁父梁母接过来一起住,总归也算是有了两个娘家人,再者有凉皮店在,也可以给他当个靠山。
况且,张梁氏有钱,以后想招上门儿婿也不难。村里多的是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儿,肯定有很多人愿意来当他的上门儿婿。
众人虽然还是觉得和离不好,但他们都是向着张梁氏的,心里已经认同了袁夕的想法。
袁夕又打听了张鹏家的一些事,正说话间,马车便已经骨碌碌的进了张家村,众人便一一下了车回家,袁夕也带着人回了李家。
李家还是他上次离开时的样子,几个家丁将两个大衣箱并排一放,再铺上一层被褥,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床,再加上李大山李林氏的房间,几个人住起来倒也不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