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1 / 2)

工部尚书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刚一来,工部尚书就去找了郡守,基本?没有客套的虚礼,两人都是实干派,直接去安排旁郡调粮的事情。

三郡终于彻底统筹起来。

但是调粮是很?有讲究的,需要跟旁边的州郡打欠条,等?到过几年这边有结余的时候,得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第一批赈灾款也从朝廷拨了下来。

工部尚书问道:“在路上听说中游一片出现?了瘟疫,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谢静山虽然想问问宣妃和七皇子的事,但还是耐下性子,等?公事说完再说。

郡守:“瘟疫来得突然,但是幸好,被乐安县和临县的几个县令,用大网拦住了浮尸,瘟疫被阻断在中游,没有朝着下游平原蔓延。”

“不过因?为瘟疫,堤坝修复的事情也延误了,只能等?到雨季过去,往后半年,恐怕三郡的百姓都需要调粮发种,重新开垦田地。”

谢静山叹了口气?:“这两年国库入账虽然比往年多一些?,但是三个郡,加起来五十多个县的消耗…恐怕也会元气?大伤。”

工部尚书:“没办法的事,总不能看着百姓饿死。”

郡守点头:“也总得让百姓们有希望,不然生乱,于我大周而言只会更糟。往后几年,穷点就穷点吧。”

“这次其实还算好的,”郡守将他们请入正厅,“乐安县来了个扁豆居士,奉上一份治灾守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民/乱。瘟疫没有彻底蔓延开来,只停留在中游,分区治理功不可没。”

他将华县令抄录的那?份守则刊印出来了好多,现?在一一分发给?工部尚书和谢静山,还有默默跟在他二人身后的奚子行?。

谢静山:“扁豆居士…名?字听起来像是喜欢种地的人取的。”

种地?

奚子行?耳朵一抖。

他翻看片刻,字迹肯定是看不出什么的,毕竟是华县令抄录,又经过郡守刊印的版本?。

但是字里行?间的措辞和字句习惯,总给?他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熟悉感。

奚子行?从前?经常从曲渡边那?里要来其他皇子们的随堂答卷,曲渡边为了刷人家好感度,特别自觉,基本?每次都拿给?他。

但是自从奚子行?给?曲渡边建立分数册子后,他不能当面找七皇子要,也拿不到方太傅那?里的试卷,就经常偷偷从他爹书房里拿七皇子的刑法答题卷子。

刑法答题虽然都是公式化的内容,但不同?的人的措辞习惯总有微妙差别。

奚子行?这种喜欢从细节观察别人的人,对这点小?习惯最敏感不过。

比如,七皇子写完一句话,会习惯性地在后面点个小?点表示结束,再比如,他为了偷懒少些?几个字,会经常把助动词和语气?词去掉,难写的字替换成别的同?义词,虽然别扭但不影响理解。

在谢静山和工部尚书夸赞这份守则内容的时候,他揪着这里面的措辞反复看了三四遍,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怎么觉得……这份守则细节处透露出来的那?股子懒兮兮的习惯,跟七皇子如此相似。

错觉吧。

按照七皇子在学堂中的成绩,能写出来这种条理分明的治灾条例?他记得父亲在家中还说过,七皇子背刑法都背的磕磕绊绊,背半天才?能勉强背完。

难不成懒人都一个懒法?

一番公事暂时说完,谢静山终于找到机会问:“宣妃娘娘和七皇子、六皇子可在郡府中?”

郡守:“宣妃娘娘先前?受伤,因?为伤的头部,醒来后还时不时会眩晕,需要静养。但是没有大碍。”

谢静山松了口气?:“那?两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