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几位坐着轮椅,但精神状态尚可。
记者孙淼也来了,带着摄影师,坐在了后排不起眼的位置。
易源邀请的几位专家学者也准时到场,坐在了前排预留的位置。
他们的出现,让现场多了一些严肃的学术氛围。
九点半,易源走上讲台。
没有复杂的开场白。
“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
“我是易源,YS-07的主要研发人。”
他简单介绍了举办这次分享会的目的。
“这段时间,围绕YS-07有很多声音。”
“有质疑,有误解,也有不实的攻击。”
“数据可以说话,但我相信,亲历者的感受,更有力量。”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些使用YS-07后,生活得到改善的朋友。”
“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他还宣布了补助计划。
“同时,易源科技将设立专项补助基金。”
“为经济困难的神经损伤患者提供YS-07药物援助。”
“具体的申请流程,稍后会公布。”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不算特别热烈,但很真诚。
第一个上台分享的是一位中年男人。
他曾经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手臂神经严重受损,几乎无法抬起。
“我尝试过很多治疗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过往的沉重。
“医生甚至告诉我,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
“是YS-07,让我重新能抱起我的女儿。”
他抬起手臂,做了一个拥抱的动作。
动作或许还不够百分百流畅,但对一个曾经绝望的人来说,已是奇迹。
台下有人轻轻抽泣。
接着,一位年轻的女孩分享了她摆脱长期神经性疼痛的经历。
一位老先生讲述了他从轮椅上重新站起来的过程。
每一个故事,都朴实无华。
没有煽情的词藻,只有对康复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感恩。
几位专家也做了简短发言。
他们从专业角度,肯定了YS-07在神经修复领域的探索价值。
也指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他们的发言客观严谨,为现场增添了科学的注脚。
易源注意到,诺卡坐在侧面的一个位置。
他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只是在一位患者讲到关键处时,他会微微前倾身体。
分享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结束时,掌声比开始时热烈了许多。
一些患者家属围住易源,激动地询问着药物的细节。
周雯、宁和、白欢也在帮忙解答一些非专业性的问题。
孙淼带着摄影师,采访了几位分享者。
易源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不是一场喧嚣的胜利。
更像是一次平静的证明。
用真实,对抗谎言。
用疗效,回应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