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电子钟显示,已经是晚上九点。
距离五点那个最后期限,早已过去。
二百五十万的窟窿,依然在那里。
但他顾不上了。
现在,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和陈家的耐心赛跑。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周雯发来的信息。
“你还好吗?还在忙?”
易源指尖悬停在屏幕上。
他该怎么回?说自己很好?说一切都在掌控中?
他打下两个字:“还好。”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别担心。”
然后按了发送,他把手机调成静音,重新放回口袋,不能再分心了。
实验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这次是负责具体实验的研究员小张。
“易总,第三批次的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出来了。”
小张的脸色不太好。
易源的心提了一下。
“怎么样?”
“结果和前两次差不多。暴露在药物环境下的细胞,部分指标确实出现了异常波动,但幅度不大,而且不稳定,重复性不高。”
小张把打印出来的报告递给他。
易源快速浏览着。
数据和他预想的有差距。
有异常,但不足以形成决定性的证据链。
“标准差太大了。”易源指着其中几组数据,“污染?还是操作误差?”
“样品处理和实验流程都严格按照规范来的。”小张也很困惑,“我们复核了好几遍。”
易源眉头紧锁。
问题出在哪里?
是他的分析方向错了?
还是迅康的配方比他想象的更狡猾?
“加大剂量梯度,再做一组。”
易源沉声说,“还有,尝试改变培养基的成分,模拟不同的体内微环境试试。”
“明白。”小张点头,转身去准备。
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的嗡鸣和易源敲击键盘的声音。
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又被他强行压下。
不能停,必须找到那个突破口。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某间公寓。
周雯看着手机屏幕上易源回复的四个字。
“还好。别担心。”
她一点也不信。
这已经是她下班回家,没见到易源的第二天了。
昨天,他说在忙,今天,还是在忙。
客厅里空荡荡的,灯光照着冷清的家具。
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她点开微博。
那些污秽的评论还在不断增加,各种不堪入目的字眼,像跗骨之蛆。
有人扒出了她大学时的照片,甚至她实习公司的地址。
恶意,像病毒一样蔓延。
她关掉微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城市的霓虹闪烁,映在她脸上,却驱不散眼底的阴霾。
她不担心那些骂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