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负责。”徐璎拒绝了刘绪的提议。

刘绪没料到徐璎能有这么多道理,忍了忍,又说:“夏承烈手持重兵,北征结束却不上交兵符,请陛下收其兵权,以安人心。”

徐璎想了想,如今回到幽州,夏承烈待在她身边,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是该想个办法将他调走,于是认同地点点头,说:“相公所言极是。”

刘绪心神一动。

“正好北狄缺少管理,便设置镇北都护府,封夏承烈为都护,命其前往教化北狄百姓。”徐璎不管刘绪是何想法,径直下令:“让中书速速起草诏书,不得延误。”

刘绪从沧浪斋出来,他的主张貌似被采纳了,又貌似没有,还得到筹款这份招人嫌的差事,恍恍惚惚。

通过接触,他发现徐璎很有主见,凡是她退让的地方,绝不可高兴太早,定是有利可图,总能在别的地方让他补偿回去。

若是她不想,谁也不能动摇她的想法。

刘绪喟叹一声,道阻且长啊。

孙婉芸被通知调入中书,没有正式名分,但担任中书舍人职责。

这个消息砸到头上,孙婉芸震惊不已,眼眶通红,在一众羡慕的目光里喃喃:“我何德何能……”

“看来陛下是很喜欢你了。”

多少士子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十几载都不一定能进中书省,孙婉芸不过在陛下身边几个月,就去到那样重要的地方,众人看得眼热。

孙婉芸惊喜过后便是担忧,她知晓,以她的身份去到中书省不会得到好脸色,然思及陛下对她的厚爱,她深吸一口气,握拳道:“我不会辜负陛下期望的。”

奉旨办事,前途不可限量。

众人达成共识。

冬闱最终名单放出,高筠位列第一,惊煞众人,原本有人酸溜溜地嘀咕:“莫不是陛下偏私……”

然而面试题目一流传,那声音立即就消失了,并非是良心发现,而是想向高筠讨教其秘诀,因为除了高筠得优,其余二十四人连个良都没摸到,能中全凭运气好,竞争不激烈。

高家一时间,熙来攘往,车马盈门。

同时,倡行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气的圣旨按了印章,正式发布,考中冬闱的人家预备大摆宴席,好好庆祝,得知旨意,默默取消了安排。

不过还是顶不住高兴,连皇帝身边的小宫女都能一步登天,他们更加不担心没有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