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如急冲冲地快步走到监控下面,镜头看起来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角度。
“这个监控,你们最好不要动它。我上班虽然忙,但是会时刻关注。”丁如谨慎地对着苏鸣说。
“了解了解,你上班的地方不是搬到门口咖啡店二楼了嘛,过来几分钟的事情。即便你不过来,我也会给你把关好的。”苏鸣说,“每天我都会来转转。”
他今日没有扎头发,半长的头发披在肩头,发质顺滑发亮,身上套着条纹的浅蓝衬衫,米色的裤子,打扮与有些杂乱的工地格格不入。
“它这个摄像头哦,是自动控制的,不能手动去掰,知道吗?”丁如一字一句,“会坏的!”
原先在角落里电工师傅抬起头,侧着身子瞄了丁如一眼。
“知道知道,说起来你早点把买什么瓷砖定一下,等地暖做好马上就要铺瓷砖了。”苏鸣强调,“有空我也可以带你去市场转转,说不定有什么收获。”
丁如不太信任地盯了苏鸣一眼,表示自己会考虑考虑。
去市场买,不是等于要宰她妈?
不信。
“回头你把需要买的尺寸发我。”丁如抬手看了眼手表,“我先走了。我整天都会看监控的啊。”
苏鸣低着头做了个 ok 的手势,视线集中在眼前的手机上。
无视她还是咋地,丁如不满,就知道装修水深,老早做功课就听说设计师包工头穿一条裤子,这才刚开始呢,就不把她放在眼里。
她可不会善罢甘休,花出去的每个铜钱都是自己和姜来的卖命钱,休想蒙混过关。
**
来到鸢湖之后,姜来最大的挑战居然不是来自本职工作。
可能是距离杭城百来公里,或是处于风光秀美的风景区的缘故,这边工作的节奏相对较慢,同事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已经习惯了早九晚五的生活节奏,甚至有些连午餐和午睡都要回自己家。有些支行的网点居然是下午四点半就下班的。
还有给姜来带来很大震撼的是,这里的饭局都是下午五点开始,一般八点左右就会结束。酒醒了,有时候都不到十二点。
以卷闻名的杭城市区,这么一比较,真是太摧残人了。平日里晚上八点她都还在餐桌上吃晚饭。
初来乍到,姜来花了绝大多时间在单位里,为了搞清楚很多业务,有些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她一个人常常加班到很晚。
这样一来,可以写文的时间就一再被压缩。
前几日她已经频繁收到编辑御风的催促信息。她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他,距离上次联系,几乎毫无进展啊。
距离绿风文学一年一度的征文比赛正式开赛日,还不到三十天时间。
刷刷某些社交软件,总有大神动辄几十万字的存稿,就等开赛那天闪亮登场。还有影视相关的从业人员,已经凭文案在筛选顺眼的作品了。
姜来想起来就一阵心焦。
好几次打开笔记本电脑,打算静下心来好好存一点稿,总会被各种电话阻挠。甚至丁如,总是在半夜时分出现在门口叫她去吃夜宵。
这如何拒绝呢?
一个写手灵感最丰沛的午夜时分,怎么能抵挡吃夜宵的诱惑,顺便又可以为自己软弱的意志找个借口。
很奇怪,每次姜来觉得自己的进度要赶不上征文比赛时,胡学竞都会准时出现。
天南地北,他好像就是为了催她写文而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又是一个工作日的晚上十点半。
姜来与丁如集合在湖边大树下的露天烧烤摊边吃烤茄子。
晚风徐徐,茂密的树冠上有吱吱呀呀的虫鸣声,配合滋滋热气的烤串,远处圆润的月亮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