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姨是她的远房亲戚,在她坐月子的第二个月就来了,一直是她亲手带孩子,每个月 8000 元。
她是个老练的妇女,只是几年过去,确实也是懒散了些。
但姜来从不会说她,毕竟有了她,她的日子才不算太难。
“我去午睡会儿,多姨,你也休息下。”姜来询问了下小奔最近的情况,“这桌子上的东西不要的你都扔了好了。”
“好好,主要你们的东西我怕扔错了。等下小奔我去接,你就睡着,晚上我给你烧你爱吃的。”多姨把遥控器在茶几上摆正,快步走回了自己房间。
姜来打算小睡一会儿便起来,哪知道昏昏沉沉,等到门口传来关门声才从浅梦中惊醒。
一看时间已经四点半,看来是小奔放学回家了。
她兴冲冲地裹上睡衣,欢快地跳到了客厅。
小奔“哇”地一声,朝着多姨耳朵说了声“妈妈来了”,居然有些害羞地钻到了多姨背后。
姜来张开双臂,本打算迎接扑腾过来的孩子,没想到动作预判失误。
“每天都问妈妈啥时候回,今天妈妈回啦。”多姨笑盈盈地说着,一边挽着袖子说去厨房忙了。
几天没见孩子,小奔的反应有点生疏,但是很快,他就贴了过来,把在学校里做的窗花打开给姜来看。
“妈..妈看,花,学校发。”他一张口,姜来的心就瞬间沉到了底,几天不见,小奔又有些结巴了。
不知道是阿姨带得多的原因还是怎么,从两三岁开始,小奔的口吃就总是时好时坏。一开始,她还能安慰自己是语言爆发期,不急。
眼看着一年年,有时候说的很流利,但是过段日子又不太利索。
陈可跃在异地上班,姜来每日通勤时间长,到家也得七八点,跟孩子交流的时间不多,日积月累,结巴的情况都没有彻底改善。
“用鼻子吸气,来慢慢说。”姜来耐心引导。
今年暑假的时候,她下定决心给孩子报了一对一的语言矫正班,隔两天就去机构里训练,不训练的日子里每天晚上仿说练习,一遍一遍,终于在开学前,小奔说话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几乎不出现卡顿的情况。
但是,她才调到外地没多久,令她奔溃的状况又出现了。
“哦。” 小奔有时候也知道自己说得不好,他一扭头,就跑去了厨房,跟在了多姨屁股后面。
姜来从沙发上站起,她有些彷徨地踱步到了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哗哗的水涌出,她只得伸出手洗了洗。
来回在冷水中搓着手,姜来发现自己的眼泪滴在了洗脸盆里。
好辛苦 好想抱抱姜来??
会好起来的??
第十二章 调岗
突然门外传来小奔跑进房间的声音,姜来马上擦了擦脸颊,一屁股坐在马桶上。
果然,推门边上探出他的小脑袋。
“女孩子上厕所,男孩子外面等。”姜来轻快地说着拉上了推门。
“好哒。”小奔乖巧地把头移出并且等在了外头。
低头看了眼手机,收到陈可跃的一条微信。
“走了?”
她盯着屏幕,在对话框里打了个“嗯”,又快速删除,而后退出了聊天界面。
第二天,当姜来收拾清爽返回到分行大楼,同事都表现得淡淡的,仿佛她从来没有离开过,也没有人询问她项目的进程,大家仿佛心知肚明地迎来了她的回归。
姜来打开邮箱,提示邮件已将本地邮箱塞满,她机械地做着归档。
看了看坐在她右手边工位的徐凌,一个早上她也只是跟姜来打了个招呼,并没有吩咐她做什么事情。
有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