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两条街,他避开热闹的地方跟人群,想起今天跟基地的飞机总设计师还有电话会议没开。
手机通信卡流量没了,他随意拐入一间灯光看起来温馨的餐吧。
那是间中国人开的藏式餐吧,老板是个藏族人。
大厅里悬挂着庄严吉祥的唐卡,处处是殊胜的神气。
“Sir,what do you need?” 身着藏裙的女服务员上来为他服务。
“茶。热的。”韩雅昶回答。
“只要茶?”女服务员回应。
“还有,垫肚子的。”他喝了酒,胃里翻腾得厉害。
“好。”女服务生走了。
不久给他带来酥油茶,跟牛肉包子。
韩雅昶吃了两个包子,然后打开视频会议,跟京北飞机研究设计所的总设计师杨频连线。
韩雅昶在基地还兼任了试飞员的任务。
定期给杨频飞行驾驶的反馈是他的工作内容。
“杨总师。”视频接通后,韩雅昶跟对方回报上一次的试飞感受,做出他认为合理的建议。
餐吧里人烟稀少,今天是圣诞节,没有人会想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藏式餐吧来消费。
静谧的餐厅里似乎只有他在。
还有一个在布帘后坐着的客人。
她背对他而坐,正在使用一台Mac Pro写文档。
韩雅昶没有留意到她。
“就是鸭翼在旋转的时候,会有钝感,上次我跟您说了。”韩雅昶抿了口酥舊獨油茶,说出自己驾驶新一代战机模拟机的感受,“还有下降的时候,拉杆的秒速不好控制。上一代好像没有这个问题,隐形功能的话,晚上开效果才好。我那天离开基地的时候不是早上飞的吗?你问小薄吧,小薄开了晚上。”
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没有留意周遭的人跟事。
杨频是一位飞机设计总师,是他父亲的朋友,中国的好几代战机的研发都是他做的主设计。
韩雅昶不敢对杨频怠慢,认真的告诉杨频自己驾驶模拟机的感受。
现在才是刚开始,他们大致做了些改变,并不慎重,还没有进入保密阶段的开发。
杨频听完了他的驾驶感受,也不再细说了,知道他现在在美国参加探讨会议,与他说起闲话。
“听说你上次南海游艇扑火奔在最前面,把咱们的公民救完了,还把海盗船上的两个蛮人也救了。”
“是啊。瞧他们可怜,他们那船都快烧没了。”
“他们是海盗,是他们劫持了我们的船,才会酿出事故。”
“那也得救啊,救回来让我们国家的法律好好惩罚他们,让世界知道我们中华民国的空军不仅可以救人,还可以治人。”
韩雅昶笑说那次他为何以身犯险,救了海盗。
“哟,我们昶昶现在真的长大了啊。”杨频小时候就见过韩雅昶,他跟他父亲韩煜林是战友,以前他什么样,杨频很清楚。
他爸其实一直两袖清风,除了一份身为军人的使命感,什么都不能给他。
但是他母亲,宋曼霜以及宋家能给他的,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富贵。
以前的他生活在纸醉金迷里,杨频一度以为他不会真的加入中国空军。
现在,快两年了,杨频对他刮目相看。
这两年,他变了太多,完全能代表中国军人的高风亮节与善良赤诚。
“不过啊,下次再有这种事,还是要先想着自己的安危,要是那天你没能从那条着火的海盗船上走下来,你杨叔新设计的战机可就找不到驾驶员啰。”
“不会的,我自己心里有数。”韩雅昶轻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