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珍珍礼貌地回应着,心中却在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以及刚才提到的话意味着什么。
“真是辛苦你了,但我倒是时常能看到你的儿媳呢。你也算是有福分,娶了个这样贤惠的儿媳回家。”
对方赞美地说着,仿佛真为她感到高兴。
“这些日子我常看到她来这里给你儿子洗衣服,还有在村口帮他缝补衣物。每次提起大全受过的伤,那小姑娘就会眼泪汪汪,让人看了觉得挺感动的。”
“这样的孩子难得啊,换作别人可能早就忍受不了这艰苦条件,选择离开了。”
面对这些赞誉之词,杨珍珍心里五味杂陈:难道不是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里,恰恰是赵凤一心想要逃离这里吗?
记得那时,眼前这位老太太还跟着一起数落过赵凤,说她爱慕虚荣,总想着过好日子呢。
“昨天我在村口碰到了赵凤,她在绣手帕。我便上前问她怎么回事,她告诉我准备多做一些绣品卖出去,用赚来的钱给大全买药用,这样也能让你少些操劳。”
老太太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唉,跟她比起来,我家那个懒鬼媳妇越来越让我瞧不起了。整日只知道窝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
这个老妇人又讲了好几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话,比如有一次,她看到赵凤在村里免费教年轻姑娘们绣花技巧,而这些年轻姑娘也因为学到本事而对她赞不绝口。
如今人人都称赞赵凤的心地善良和勤快能干,这让老太太更加觉得自家媳妇儿的不足。
可是对于赵凤的这些夸奖和赞美,杨珍珍完全开心不起来。
相反,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毕竟自己在家里起早贪黑地忙碌,照顾一家人,做家务、煮饭。
而赵凤倒好,成天在外边装模作样,回家就知道吃喝,一点实际贡献都没有。
这样的差距让杨珍珍感到十分不平衡。
杨珍珍觉得自己真是伺候不动了,甚至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再提一次分居的事情。
至少分开后,大家各过各的生活,或许还能轻松一些。
挑完水回到家之后,她开始着手做饭。
就在这时,邓阿敏真的走了进来。
原本以为只是随便聊聊天而已。
杨珍珍急忙招呼道:“阿敏,请坐请坐。我去厨房准备晚饭,我们今晚一块吃饭吧。”
家里现在条件稍微宽裕了一些,邀请朋友来家中用餐自然也是件体面的事。
然而,邓阿敏却连忙拦住了她:“你先别急,时间已经不早了。我还有事要说完后再赶回去。”
尽管家里只剩下了她们三人,但邓阿敏却表示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
这让杨珍珍感到非常好奇。
为了尽快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赶紧拉着邓阿敏来到了客厅坐下,希望对方能早点开口解释明白。
这时,赵凤正好从外面回来。
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她立刻主动上前递给每人一碗盘山解渴。
“要说咱这镇下面的小村庄里,还是你们盘山村生活条件比较好。今天就有三家委托我去做红娘呢,搞得我现在嗓子都说疼了。”
邓阿敏一边用手比划着说话的人数,一边皱着眉头,显然对这个情况十分无奈。
喝了一口凉水后,邓阿敏接着说:“你说我能不生气吗?首先是许家找的我。本来许夫人派人来说自己想要重新找个伴儿,我就按着年龄合适的单身男士帮她找了一些。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我把村里的情况打听了个遍,好不容易整理出了一份名单。”
“所有工作都做好了,结果到了地方人家老太太竟然推自己孙女出来相亲!说什么年龄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