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是留美海归,一路名校卷出来的,人确实聪明,在供职过的数家机构和公司,短短一两年内必能脱颖而出,拥有很丰富的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
两年前,周盛东高薪将潘文挖来华扬集团,希望能借他的先进管理理念给鱼龙混杂的华扬做个升级规范。
潘文也非常卖力,无奈华扬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远超想象,他冲锋陷阵了一年,阻力重重,几无所获,沮丧得想要辞职,被周盛东力劝后才勉强留下。
为表改革决心,周盛东特别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智能化运营战略部”,用于谋划公司前景,并于适当的时机孵化出新的业务实体。新部门由潘文任筹建总监,一旦孵化成功,潘文将担任这个新事业部的总负责人。
这个颇具野心的规划给潘文注入了新的刺激,他和周盛东畅聊过多次,一致同意,在一张崭新干净的白纸上作画,要比修改一幅已成规模的线稿容易。
但也仅仅容易了三分之一而已。
刚开始,部门推进还算顺利,毕竟只涉及办公地选址、装修、招募人马等寻常事项,潘文又是追求高效的职业经理人,一年内这些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落实。硬件打造完毕,接下来就是实体孵化了,这也是潘文擅长的。
周盛东革新的真正意图是用三到五年时间,让华扬从目前的基建行业中脱身并转型至全新领域,潘文就此提出过困惑。
“华扬在南城基建行业已经做到头部了,转型真的是好主意吗?”
周盛东向他解释:“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现在盈利不等于能一直盈利,要有更加长远的规划。转型是迟早都要做的事,晚做不如早做。这么说吧,基建这个行当水太深了,涉及的方方面面又过于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玩砸。你知道我一直很喜欢做技术,创业头两年我还能把一个工程的每步进展都抓在手上,随时跟进。现在?根本没可能!太多外围的事要操心,很累。太累了。我希望找一个新领域,可以更专注技术本身的发展,运营起来也相对简单干净……”
潘文猜测,应该还有更深的原因促使周盛东进行这番看上去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关于华扬,始终有一些隐隐绰绰的小道消息在市面上流转。当然那不是他该关心的事,他应该感谢周盛东有这样的决心,因此才能给他潘文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他可以在这个平台搭建自己理想中的框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他人早已建好的框架内做事。
潘文综合自己见过的诸多先进企业,再结合华扬的实际情况,给周盛东递交了数份可行性规划。周盛东挑中一项新材料领域的,让潘文试水。
试水需要大笔资金,而新事业部不是独立公司,财务上仍受集团系统管控,于是内部阻力再次出现。
潘文递上去的每项费用审批都不能顺利通过,总要卡上好一阵,让他费尽周旋,直到筋疲力尽。潘文不喜欢事事找上司帮忙,可要钱的事,如果他不找周盛东,几乎没可能批到手。为此他憋了很久的气,今天索性和周盛东直抒胸臆了。
“公司成立的新事业部又不是只有我们智能运营战略部一家,工程六部和七部也都是最近两年搞起来的,人家怎么都发展得好好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轮到我这儿,三笔预算能批下来一笔我就得烧高香了!”
周盛东宽慰他,“你别急,我等会儿给财务部打声招呼催一催。”
“还不是因为那两个事业部都是高总指定的人在管,我们的就……”
周盛东和善的笑脸蓦然一收,“都是一家人,分什么高总的还是我们的?你这些话如果让高总听见,他会怎么想?”
阿婆的孙女就是舒桐吗
虽然现实,但是男主跟贪官勾连、洗钱的人设不太能接受…… 这是一大雷。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