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警官,我能不能先了解一下,是什么样的举报导致你们,呃,突然把这件事翻出来,我真的很惊讶,当年警方给我们的结论很明确,就是一起意外交通事故。”
肖娅说:“刚刚不是说了,我们接到的是匿名举报。”
周盛东笑一笑,“我不是要质疑什么,就是感觉一桩已经盖棺定论的车祸,如果随便谁匿名举报,你们就重启调查,那刑警队就算有再多人也忙不过来吧?”
赵觉说:“周先生说得没错,不可能随便谁跑来嘴两句我们就要跑断腿,之所以来找李甜甜了解情况,是因为我们还掌握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表明,车祸确实存在疑点,不排除谋杀的可能性。”
“谋杀?”周盛东吃了一惊,“这是从何说起?如果有这方面的证据,当年调查的时候为什么一点没发现?”
“这个,我们暂时没法透露。目前还只是调查阶段。”
“不是有证据么?”
肖娅说:“证据还在核实中。”
她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周盛东,让他不太舒服。相比较而言,赵觉就温和多了。
周盛东避开肖娅的视线,盯着赵觉问:“我可不可以问个问题?”
赵觉点头。
“既然存在谋杀的指认,那肯定也存在嫌疑人了,这位匿名举报者认为谁是嫌疑人呢?”
肖娅说:“这个我们也没法透露。”
可她的眼神看起来像是泄露了什么信息,周盛东差点想问,我是不是也在嫌疑人名单上?但他及时刹车了。这么敏感的事件,说话务必保持谨慎。
赵觉见气氛有点紧张,笑着向周盛东解释道:“我们也刚开始调查,不能胡乱下结论,还请周先生谅解。”
周盛东便也笑了笑,“没关系。”
“周先生是第一个赶到车祸现场的,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
周盛东点头,往事历历在目,冒烟的车子,一动不动的李扬夫妇,还有昏迷的甜甜。他靠着回忆一点一滴讲述经过。赵觉和肖娅听得很认真,肖娅还不时往小本子上做记录。
“据周先生所知,李扬常华夫妇在商务和生活方面有没有跟人产生过矛盾?”
“从来没有。”周盛东很肯定,“李老师和师母原来都是大学教员,李老师辞职出来创业,常老师还留在学校,平时他们也经常和学校同事聚会,关系都很不错。两位老师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坑别人。如果你们怀疑是仇家干的,我可以很肯定地讲,不存在这样的仇家。”
“能不能讲讲华扬公司当时的经营状况?财务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那时候公司还在做型材机,业务量不大,但很稳定,李老师在做生意方面不属于冒险型,所以财务控制一直做得比较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经营方面肯定是有各种问题的,每家公司都一样,华扬的问题在可控范围内。”
肖娅忽然插进来问:“具体是哪些问题,可以展开说说吗?”
周盛东把目光转向她,答道:“最主要的问题是业务量拉不上去。生意场上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销量为什么上不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周盛东盯着肖娅,笑容依旧温和,“这个问题讲起来话就长了,除了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有天时地利等等多方面的原因,认真展开的话,我怕讲三五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讲清楚,如果两位感兴趣,我们另外约时间再谈,可以吗?”
肖娅总算不吭声了。
赵觉接着刚才的话题问:“所以周先生后来转去做基建?”
“对。”
“周先生是怎么从制造行业转去基建行业的?”
“很偶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