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
12.如何保证行文的流畅、精确与简明,如何刻画立体式的人物角色?有没有锻炼文字表现力的建议或方法?
先说说人物。
其实在创作这个故事之前,我没有给任何一个人物做过人设,包括顾总和蓉蓉,也没有特别的人设框架。我不希望在人物身上贴标签,然后用标签固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夜莺》是先有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两位主角的基本气质,身份差异和各自的生活环境,然后渐渐有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生活圈,他们生活圈里的人,一系列矛盾等等,于是就有了剧情。剧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蓉蓉跟顾总就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所以我写他们的时候,不是我在为他们做出选择,而是他们的性格、三观及情感造就了他们的选择,我只能尊重他们,不能做任何改变。作者的身份给了我比其他人更近的距离去观察探究他们的内心,但我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判断扭转他们的决定。
13.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是否受到其他作家的影响?还是出于个人喜好?
两者都有吧。20世纪的作家对我影响比较大,他们把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对时代中的人性、超越人性的理性思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所塑造的人物当中,再通过心理描写、行为描写和气质刻画等一系列方式展现出来,而且笔触精准至极,表现力极强,在我看来是一件及其伟大而且很难做到的事情,可是对那个年代的作家来说好像是人人都会的基本功一样……〒▽〒
14.花了多少时间构思大纲?大纲拟定后有没有变动?在顺着大纲写的时候有没有新的灵感?
大纲只定矛盾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的情节节点,所以其实很简单,三天就搞定了(感谢安徒生!)。大纲定好以后没有变过,变动的主要在于一些细节,比如生活场景、日常活动等等。
15.平时有存稿吗?给小读者看的是不是最新出炉的章节?
肯定有存稿啦,写完时不时要改的,大改都不是没有,怎么可能给你们看到施工现场呢23333
16.偏好写肉还是写清水?写大段大段的肉会觉得吃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