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乐安郡的信件递给他的时候,陆离都不由在心里愣了一下。

这份怔愣并没有阻碍他拆信的动作,这封信来自乐安郡,写信人正是陆离曾经的郡丞,后来的乐安郡郡守曹田,曹有牧。

当初陆离叫他徐徐图之,以待天时,那时袁绍势力正盛,而曹操无力北上,为了不吸引袁绍的仇恨,自然不可能对着对方在跟公孙瓒争夺的青州动手。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是曹操势力正盛,如何不算是天时已至呢?

曹田显然便是如此想的,所以才有了这一封信。

陆离思索片刻,拿着信便直奔曹操而去。

他到之时,郭嘉与荀彧、荀攸都在,正好省了不少找人的时间。

他们几个可以开个小会先判断一下,可以再召集更多人来具体分析。

事实上如果这里只有曹操一个的话,八成就是陆离将利弊分析陈述一下,要么曹操拍板决定,要么就是说“容我三思”。

当几个人都看完这封好似暗示“天时已至”,实则在说“青州上下喜迎王师”的信,不免向陆离问道:“这曹有牧为人如何,可能信否?”

陆离与对方实际相处的时间不过几年而已,如今更是许久未见,但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互为帮凶了,有着同样秘密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背叛。

不过人心易变,陆离也没有说什么他一定是可信的,他只是说:“昔日与其相交,私以为当称君子。且袁绍势盛之时,他不曾相投以设诈,此时明公胜算更大,如何会反投袁氏?”

第182章 热闹非凡

陆离虽然没有斩钉截铁的做担保说曹田一定可信, 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都是偏向于相信曹田。

又或者说,若不是他相信曹田,今日压根不会在得到信件之后跑来找曹操。

他说对方是君子, 这是人品上的信任。

分析对方没有帮着袁绍使诈的可能, 这是现实利益上的相信。

当然了,考虑到万事无绝对,乱世多奇葩,也不能排除对方在袁绍势力强大的时候没有投靠,那是因为对方挤不进去, 现在想要雪中送炭冒险赌上一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