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移,也没有办法产生偏移,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接下来不可避免的是袁曹之间的对抗。
虽然历史上是魏蜀吴三分天下,但如今曹操是真的站在了台面上,另外两家还处于一个蛰伏状态。
至于蛰伏的最后是破土而出、一飞冲天,还是干脆利落的化作他人养料,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被所有人关注的袁曹双方,袁绍那边有个袁绍拖后腿,曹操这边也有个天子在搞事情,内部情况四舍五入一下总结为打平。
而要看外部情况的话,袁绍那边要防范边境胡人,曹操这边也得防一下南边的孙策,都不算是特别太平。
再看其他,袁绍那边兵多粮足,曹操这边有对方不买账的大义名分。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大多体会不到袁绍的坑人之处,体会过却还待在对方那里的不会往外宣传自家明公的不是,离开那里的就算宣传也容易被当成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人们对于袁绍的看法,正好印证了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一至理名言。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他们看到的袁绍是坐拥四州之地的北方霸主,妥妥的明主之相。
所以陆离其实并不意外有人会在袁绍与曹操之间更看好前者,他意外的是对方自己看好也就算了,怎么还要来拉着自己一起去呢?
是我站的还不够高,名声还不够大,所以你没有听说过我跟袁本初之间完蛋的有多彻底吗?
做出这种荒唐事的人是议郎吴硕,陆离如果前世认真研究了这段时期的历史,听到这个名字怕是要立刻往皇宫所在的方向看上一眼。
因为在历史中,对方正是衣带诏参与者之一。
陆离虽然因为前世的缺课没能在这方面先知先觉,但如今切实在参与这段历史的他很清楚对方的某个身份董承的心腹。
你要说董承的心腹因为曹操杀了董承,所以准备去投靠袁绍,陆离是相信的,这件事合情合理,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这有什么毛病。
毕竟这年头政治生涯如何很大程度上是跟上司挂钩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汉官场有的时候还真的有那么点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