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波澜不惊的。

要说先帝选择刘协为储君,陆离是相信的。

可要说刘宏对着刘协言说要善待自己,陆离反而不信。

不是不相信刘宏会安排自己,而是不相信刘宏会寄托于刘协安排自己。

按照刘协所说的时间点,那个时候刘宏就是生了点小病,心态主打的是相信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哪里有可能对着孩子交托臣子。

而如果在刘宏病重后,他就更不可能对刘协交托这事了,毕竟他当时都跟陆离说自己的孩子恐怕会重复自己当年的遭遇。

他或许不是多好的父亲,却也不至于对着自己可能自身难保的孩子交托臣子。

第152章 昔日故人

陆离也懒得去拆穿对方那点几分真、几分假的小谎话, 这话也就能用来骗骗他自己了。

陆离将自己的态度明确摆了出来:“离见异思迁,心有所向,言尽于此, 万望陛下慎行, 免伤己身勿谓言之不预也。”

刘协愤而拍案,只觉得跟如今的陆离相比,那曹操对自己可当真是好态度:“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卿如今为我大汉卫尉, 不思为君尽忠,为国尽命,何以有此荒谬之言。”

陆离反问道:“陛下自以季氏相比, 还是欲为冉有?”

《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刘协都十多岁了,这个早已学过了。

比季氏, 那是无故讨伐他人。

比冉有, 则是为这个行为狡辩,不是说这是他人的意思,要么说未来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