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在败了一仗并且被烧了粮草之后,带着兵马朝着荆州刘表处去了。

陆离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是关心则乱了,这种立威的战争,虽然不会挑软柿子,却也绝对不会是不确定能不能对付的。

而现在的曹操,显然还没有到可以骄傲自满的地步。

等到曹操回来,张济那边的情况也更新了,对方跟刘表交涉无果,在为了粮草强行攻城的过程中,死在了流矢之下。

同样是攻打刘表,同样是死于流矢,对方跟孙坚的死亡查重率都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正在看文书的陆离坐的更加板正了一些,所以说战场上的危险,实在是对自己这种运气差劲的人太不友好了。

张济死后,他的侄子张绣接手了他的兵马,而刘表在张济死后很是表演了一番对于自己没有接纳对方的后悔,然后就朝着对方的侄子进行了招纳。

对方如今驻扎在相当令人耳熟的宛城之内,而宛城与许昌之间的距离,显然不是可以轻易被忽视掉的。

不论是出于地盘扩张的目的,还是保护自我的扫清障碍,曹操有发兵之心,却无发兵之行。

快要过年了,今年又是蝗灾,又是迎奉天子,可是办了不少事情。

不管是出于实际情况的考量,还是人心方面的求稳,显然都不适合无休止的进行军事活动。

在一文一武两场下马威之后,曹操跟如今的中央君臣也算是进行好了初步的磨合,原本一些在鄄城的势力,就不免要开始往许昌迁移了。

而某些官员原本停住的“病情”,随着曹操的大胜而归得以继续,年前太尉杨彪与司空张喜因病罢免。

这些人员变动都是很要紧的事情,在权力中心,一个小官的升降,背后可能都有着几位大佬的权力争夺,更不用说两位三公的免职了。

不过对于陆离而言,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刘协与曹操都向你发来了过年邀请,请问你要选择谁?

陆离觉得吧,这个世界上最为难人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吧。

真想让那些说他好运气的人来看看,这到底算是什么好运气。

刘协/曹操:选我还是选他?

陆离:我想选郭嘉。

虽然如今郭嘉的族人、妻妾都来到了他的身边,但对方显然并不准备因此就拒绝跟好友一起过年。

但前提是:“嘉应当不是伯安的挡箭牌吧?”

陆离不曾红脸,只说:“奉孝怎么会是挡箭牌呢,朋友之间的事情,能是挡箭牌吗?”

接着就是一些解释的话,什么“明公家中老父不喜欢我”,什么“陛下长大了,我跟他的外戚不对付”之类。

郭嘉眉眼带笑,有些时候朋友的某些窘态也当真让人看的充满快活的感觉。

郭嘉:“伯安与我分说的有理有据,照样告知明公与陛下便是,何故如此苦恼?”

陆离觉得对方是e人不知i的难,这种话说给第三方听了还好,说给当事人,这难道不尴尬的吗?

跟曹操说你亲爹不喜欢我,我才不要去,然后跟陛下说,我不喜欢你如今的外戚,我才不要去。

天呐,他瞬间变成了一个又不讨人喜欢,又会深刻讨厌别人的可恶份子了。

而且这事他看起来是个过年邀请,实际上分明就是某种政治表态。

人家在跟你说正事,你跟人家谈论私人情绪,这事瞬间就不对了。

在郭嘉这里发表了“我真的好难”相关演讲之后,大门一出,脚步一迈,陆离身上那股仿佛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找不到丝毫“困难”的痕迹。

你想跟我一起过年,你也想跟我一起过年,这事多简单啊,大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