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不由想到当初自己听到的那番愿为大汉挥刀的话,对方如今忍着怒意到底还是为他找补了。

“许是陛下已向董将军问了,只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万事如何只听一人之言语。”

这次,他是真的离开了。

刘协看着陆离离开的方向,良久,他侧首看向自己身边的侍中:“今日之事”

刘艾以为对方要问自己,却听刘协轻声道:“勿要外传。”

刘艾:“诺。”

第113章 皇甫之疑

陆离回到自己的住处后, 见到的并非曹操,而是专门在此等候的故友。

陆离快步上前:“公挺兄。”

对方如今已经是九卿之一的卫尉,为统率守卫宫禁卫士之官, 为了出入宫中方便, 倒也还挂着侍中之职在身上。

说来也是有趣,他们两个初遇之时同为侍中。

后来一人因先帝得以侍中之职闻名天下,如今不是侍中了,还被陛下一口一个侍中,好似他不是字伯安, 而是字侍中。

一人一番起落后,如今已为九卿,却还是挂着侍中之职, 好似将侍中之位给焊在身上了。

上次去长安,因为陆离被李傕、郭汜等人盯得紧,也没能去见对方, 不想此时对方倒是主动来了。

就是不知昔日友人, 如今是友是敌了。

陆离早在见到杨琦前,就已经将情绪给收敛了几分,可架不住对方这些年跟在刘协身边颠沛流离,是真的将察言观色技能给练出来了, 再搭配上他本身在这方面就有天赋,别的不敢说, 至少此刻?? 看出些许端倪还是足够的。

陆离只听对方道:“我观伯安面上似有怒色啊。”

作为被点破伪装的当事人,陆离也不否认,只是跟对方一同坐下之后, 叹了口气:“叫公挺兄见笑了。”

至于缘何让对方见笑,陆离显然并不准备说。

杨琦也不说什么见不见笑的事情, 他跟着叹了一口气,说了件陆离并不知晓的事情:“伯安可能不知,皇甫将军怕是要不好了。”

陆离闻言不由一愣,面上立刻带上些许急、悲之色:“此事可当真,怎会如此?”

这事说起来也是挺一波三折的,杨琦道:“当时自长安至洛阳,我等护在陛下身侧,皇甫将军带兵与李郭等人对峙,我当时远远便闻有人喊听皇甫将军中箭了,只是不知真假。

后面观对方骑射如常,想来便是真的也应当是不严重的。”

可是结合对方现在的情况来看,怕是当时老将军当真是中箭了,只是怕引起动乱在那里强撑着呢。

“后面因为蝗灾的事情,从上到下人心惶惶,军中险些生乱,皇甫将军当着众人的面生吞了一只蝗虫,才将乱子压下去。”

杨琦说:“诸多事故,加上将军年长,如今是真的不好了,府上都开始提前准备,以作冲喜之用了。”

这年头提前准备白事的用品,确实有着冲喜的意思在,但一个冲不好,也就真的用上了。

他看着陆离说:“我不知之前伯安去往长安见到皇甫将军后,是否发生了什么不虞之事,只是希望伯安莫要留有遗憾才是。”

若是因为心中挂着气而错过了与自己恩人的最后一面,这如何称不上是遗憾呢。

想想的话,简直跟子欲养而亲不在差不到哪里去。

陆离听了这事只觉得心情挺复杂的,可还是向着对方道谢了:“多谢公挺兄相告。”

“我只怕皇甫将军并不愿意见我。”

陆离这话也不是瞎说的,上次他去长安时,对方看他就有点看误入歧途青年的感觉了,换成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在对方那里是个什么成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