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襄不解其意,扭头看他:“嗯?”
金波摸着嘴唇,凑过来说:“今晚,是请太太移驾正房呢,还是要小的把你的枕头和铺盖搬过来?最近钱不趁手,少烧几个火盆也好……”
杨廷襄失笑,骂了句放屁,“我还连火盆都烧不起了?”对于令年,他已经成竹在胸,但见金波挤眉弄眼的,又觉得讨厌,便拉下脸道:“用不着你给我安排!”走出两步,又回头看向客房,思索了一会,命人把裁缝师傅又叫了回来,“去看看太太那里还有什么吩咐。“
令年这会还没有做女主人的自觉,饮食用度都尽量地俭省。杨廷襄的烟苗被铲没几天,裁缝铺子就把裁好的衣裳送了来,令年还奇怪:“给我的?“掀开看了看,有棉袍、夹袄,还有衫裙。据说是杨廷襄亲自选的,上海最时兴的样式。
杨廷襄好排场,爱漂亮,选的衣裳也够艳丽,够俗气。玉珠不断地怂恿令年试一试。令年换了衫裙,往穿衣镜前走来,两只宽大的薄纱衣袖,走动时,上头用丝绣的蝴蝶也在翩跹起舞,衣领缀着鸽血般的红宝石扣子,品相十分不俗,大概也能值上千块钱。
玉珠心里泛酸,把手绢绞来绞去,嘴上惊骇地笑道:“怎么这袍袖都透肉了?再过几年,怕是连袖子都不要了,光着胳膊腿上街吗?“
令年倒不觉得怎么样,只是这霞光般绚丽的红色,好像别有意味似的。想起那张潦草的结婚照片,她难免有些惆怅。这时玉珠多嘴,又来一句:“这衣裳穿了,像是要去结婚一样……“
“跟谁结婚?”杨廷襄故意放轻了脚步,毫无预兆地走了进来,也和令年并肩一站,往镜子里瞧了瞧,满意地说声“好“。那副眼神,分明是觉得自己的太太很拿得出手,可以物尽其用了。他说:“太太,我对你不坏吧?”
令年本想把这身新嫁娘似的衣裳换下来,被杨廷襄拦住了去路,她转过身来,奇怪他这话:“我也没有抱怨呀。”
杨廷襄往交椅里一坐,摇晃着腿,笑道:“女人嘛,嘴上不说,心里可是会耿耿于怀的。”
令年若有所思,见杨廷襄反客为主,一面嚷嚷着要茶,转过脸去,在房里左看右看,又说木头家具硌屁股,要换成沙发,又指挥使女再烧个铜火盆,“这房里怎么冷清清的?”
金波还不晓得他的心思?立即插嘴道:“火盆不少,人有点少!晚上再多个人,就热闹了。”
杨廷襄佯怒:“你说的什么鬼话?这满屋子不是人?”
令年听着这主仆两个一唱一和,有些好笑。杨廷襄这个人外表粗犷,其实有几份细心的,也没有像她想得那样霸王硬上弓。她微笑着沉默了一会,说:“杨金奎,你要是家里有姊妹,大概也对她们不错。”
杨廷襄一听她对自己直呼其名,就不高兴,说:“你要找弟兄嘛,可是进错门了。你们大公子是做官的,体面人,难道二公子常克扣你?”令年不说话,他就当她默认了,摇头道:“难怪,我看他是有点小气。”
和杨廷襄在一起,他嘴里总冷不丁冒出慎年的名字,可见执念之深了。令年有些烦他,走去案后落座,伸手去拿自来水笔。
这些日子,杨廷襄有意地要考教考教令年,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函都交由她去写,大概是常在康年身边耳濡目染,那些衙门里的条陈,她也能写的有模有样。这对杨廷襄简直是意外之喜,索性真把她当个秘书来用。昆明正筹备召开万国禁烟大会,令年奉命替他拟会议的议程,这是件要紧的事情,杨廷襄便话音一收,悄没声地走了出去。
没两步他又折返回来,站在门口打量令年令年前头说要换衣服,此刻对着空空如也的白纸发愣,把这事给忘了。杨廷襄叮咛她:“别换,就这样出门。”
听他语气,很慎重似的。令年回过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