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昨夜,一个眼神的交汇,一点皮肤的接触,都透着点彼此心知肚明的意味。令年忙不迭把他推开,远远躲到角落里,嘴里咕哝道:“跟大哥一样,笑面虎……”
慎年笑着来捉她,“你说什么?”
马车一停,葛氏隔着车围子询问,看见旅店了,要不要打尖。令年脸色一正,忙低头去整理衣襟,慎年知道她在外人跟前好面子,便只一笑,任她去了。
一路走走停停,抵达黔东的锦屏县,已经过了六七天。慎年额外又赏了葛氏夫妇十块钱。两人因为还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一抵达码头,连水也不曾喝一口,便急忙要返回云南。葛氏心疼她男人辛苦,催他去车里歇着,自己拎着鞭子坐在了车辕上,赶着马掉头。
那块蓝纱巾只戴了一天,就不舍得了,又收了起来。
令年在码头上,看着葛氏顶着大太阳离去,对慎年道:“他们那么穷,过得却比大多数人要恩爱。”
慎年摇头:“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在乡下,没见过世面,当然也没多少怨言。”他把令年肩膀揽在怀里,在她额头上亲了亲,说:“我不会让你吃这样的苦的。”
他们一路上没有避忌葛氏夫妇,早晚都腻在一起,令年习以为常,在他怀里待了一会,被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投来各种目光,她才惊觉,甩开慎年,快步登上舢板。
从沅水进长江,船像乘了风,顷刻就到了汉阳,不紧不慢的行程也瞬间急迫起来。慎年在船上买到一份报纸,得知圣旨已经下到汉阳,邝老爷调任了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日前奉旨北上了。慎年不用立即面对邝老爷的雷霆之怒,令年先松口气,跟慎年道:“二哥,你先回上海,跟妈和大哥商量了这事再说吧。”
慎年要退婚的心毫不动摇,说不用商量了,“等我进京去见他。”
令年却担心慎年得罪了邝老爷,要被扣在京城当犯人,“一定要亲自去见他吗?”
慎年说:“这种事情,当然要见面谈,才显得尊重。”
你都要退婚了,还谈什么尊重?令年心想。他越是一意孤行,越显出她的优柔寡断。汉阳码头已经遥遥在望了,令年不禁捏着帕子站了起来,好像预备好要去迎接一个必将到来的结果。
轮船刚泊进码头,便有官兵闯了上来。船上旅客都骚动起来,听话音,似乎是在搜捕革命党人,要挨个查看证件。众人不知道汉阳城里是什么情形,都在窃窃私语,那新军统领合上了证件,疑惑地打量了慎年几眼,问道:“这不是于公子吗?”
原来这人在督署当差,时常听邝老爷提起这位乘龙快婿。他热情地招呼起来:“在下护送公子进城,这位是?”一双眼睛在令年身上打转。
慎年没有接话,只婉拒了对方,等官兵离去后,他在船舱里写了字条,打发听差送去于家钱庄的分号,要释放杨金奎的老婆和儿子,令年见他改了主意,问道:“你不去汉阳了?”
慎年把信折起来,这才看了看她,“你不是担心要和邝家人打照面,一路上坐立不安的吗?”因为邝老爷已经进京,他也不耐烦再单独去敷衍邝家人,索性船也不下了。
轮船泊在码头卸货,要等次日一早再启程。旅客走了大半,令年患得患失的,望着窗外江面上灰白的浮沫发起呆。
听差接过信走了,慎年自身后搂住令年,在她脖子里吻着,将她最上头的盘扣解开了。令年把他的手握住了,迟疑地说:“你不是想知道我信上写的什么吗?”
慎年说:“一路上都有人碍眼,不如趁清静,我们好好待一会。”他从侧面审视着她下垂的蝶翼般的睫毛,问:“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令年把低着的头摇了摇,说:“没什么。”
慎年笑了一声,“我还不知道你吗?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