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3 / 3)

国人设计的石龙坝发电站,都如雨后春笋,在云南建起来了。

火车出了山岭,进了城镇,车站逐渐密集,走走停停的,终于到了碧色寨。街上汉人之外,还有彝族打扮的,黑头布,绣花大襟衫,拖地裙,背了箩筐沿街叫卖,也有洋人在洋行外等包车,将怀表瞧来瞧去。

宝菊和令年在碧色寨下了车,满耳涌进来的都是云南土话,两人都有些发懵。令年是特意乔装打扮,换了浅蓝竹布衫,黑纱裙,头发也挽了髻,可她那洁白的皮肤被当地百姓的黑脸庞一衬,是格外的显眼。她在车站外停下来,支使宝菊:“你去雇两辆马车。”

宝菊扮的好脾气丈夫,被她指挥了一路,早习惯了,便顶着大太阳去外头找马车。他语言不通,比手划脚的,怕被当地人骗,还特地去找洋人验证了一番,最后领着两辆牛车来了,前头车辕上坐着个赤脚的汉人老车夫,辫子盘在头上,一脸的老实巴交。

令年不满意,“不是让你雇马车吗?”

宝菊道:“去马车行问了,听说要去思陀甸,他们都不干,说那边是彝族寨子,寨民凶得很。”

火车站旁边的客栈里,走出一队队马匹,驮着沉甸甸的货,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响。令年往客栈门口一指,说:“那不是马吗?你去跟他们买两匹,换马来拉车。牛车走得太慢了。”

宝菊耐着性子道:“那些马帮是要去安南贩盐和大米的,他们也不肯卖。”说话间,马帮已经经过了他们,沿着铁路线,不紧不慢地往南走着,有火车呼啸而来,他们就“吁”一声,停下来,张望几眼。

老车夫见这两人只顾说话,不耐烦了,把烟袋从嘴里取出来,催促道:“克哪尼哇?”

“等哈。”宝菊用蹩脚的土话回了他一句,问令年:“不坐车,那就走着去?”

碧色寨到红河的思陀甸要两百多里地,得走个一天一夜。令年不得已,只能走到牛车前,一阵臭烘烘的味道,她捂住鼻子,问:“这车拉过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