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那庄子上的人也不认得她,见一位美貌尊贵的小姐上来打听宝驹,便往柜台努了努嘴,道:“那不是?”
令年回头一看,柜台后低着头写字的,果然是刚才穿竹布长衫的,但见他一抬脸,分明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
令年走到柜台前,问:“你是朱宝驹?”
年轻人放下笔,疑惑地打量令年几眼,先走出柜台打个千,答道:“小的是叫宝菊,姓吴,口天吴,宝玉的宝,菊花的菊。”
果然是认错人了。令年很失望,又不甘心,问道:“你是温州人?”
年轻人摇头:“小的是镇江人。”
那和朱宝驹更八竿子打不着了。令年忍不住把气撒在他头上,“你怎么起这么个名字?”
她语气不善,那吴宝菊莫名其妙,因见她是个大家闺秀,便按捺住恼怒,陪笑道:“小的爹就给小的起这个名。”
令年撇下他,环视这钱庄大堂,有些新奇。又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吴宝菊才提起笔,心里还在琢磨令年的来历,闻言又直起身,正要说话,那管事挤了过来,把吴宝菊往身后一拨,朝令年做个揖,笑道:“小姐,这是我们新来的跑街,不懂规矩,得罪到你了,还望小姐海涵。”
令年摇头,“他没有得罪我。”也没有什么话要问吴宝菊了,便拈起手绢,转身离开。
于太太的车正停在门口,这管事是认得于太太的,精神一振,忙追出门去,在车外又是作揖,又是问好,等于太太母女离开,他心满意足地回到大堂,一见吴宝菊,登时变了脸,喝道:“宝菊,你可是把三小姐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