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3)

很清楚。你也不要怨我约束你,说实话,谁还没有年轻过,没经历过一些荒唐的事呢?可等结了婚,有了孩子,回头想一想,都是不值一提的。就像你小妹,现在不也好端端的,结了婚,和姑爷还很亲近?我看,人家比你能想得开,你是太愚蠢了。女人,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谁愿意在外头举目无亲地漂泊,一辈子给人指着脊梁骨过活?”

慎年笑道:“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于太太沉着脸没有说话。

慎年对于太太刚才的那番话,也不是毫无触动的。他看了一会于太太,忽道:“妈,你这辈子过得快乐吗?”

于太太微笑道:“有你们兄弟两个,我还有什么不快乐,不满足的?”她毕竟还是心软的,又因为这两年来,慎年和令年之间,的确是只限于兄妹间的来往,甚而令年对康年更亲近些。又经过刚才那番试探,于太太略微放了心,说:“如果你真的改了,那我并不反对。但你要记住,如果这一路上,你再胡来,就算我还可怜你,你大哥也不会再准你踏进于家半步,你能答应吗?”

慎年毫不犹豫,说:“好。”

康年对于慎年和令年一同去美国的主意,是并不苟同,但他现在对于慎年的事情,多数以冷漠的态度来应对,兼于太太也点了头,他便没有多加阻挠。而令年对于这趟美国之行,并没有持太多的期待,不过于太太安排,她照办罢了。只有杨廷襄对这位即将调任法国公使的四叔产生了一些兴趣他是知道令年有一位叔父在任美国公使,并且自清帝至民国总统的手上,地位都没有产生动摇,但不知道,这位叔父和令年竟也有这样特殊的感情,要千里迢迢去为他践行。令年敷衍他说:“不过我小的时候在美国,承四叔和婶母关照过几年,哪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杨廷襄道:“是那张照片上,你穿着白缎子、绣花边的裙子,扮得像个小女洋人那时候吗?”说着,面带笑容,作出一副神往的样子。他去于家,不过寥寥数次,令年不想他竟还有这份细心,把她幼时的照片都记在心里,便说声是,杨廷襄转过脸来,对令年微笑道:“你知道吗,我这个人,虽然出身在乡下,但是最喜欢像洋学生那样,斯斯文文,懂得识字看书的女人,最好还要长得漂亮一点。所以我在溪口,一眼就看中了你。那时候,你还百般地作态,一副看我不起的样子,现在不是照旧做了我的老婆?”

令年只把它当做给自己的恭维,撇着嘴一笑,说:“那的确是你手段高明呀。”

杨廷襄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又说:“那么你呢,如果换做现在的我去溪口,跟你提亲,你还会把我当土匪赶出去吗?”

令年道:“其实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这个人挺有趣的。”

杨廷襄听她只肯承认自己“有趣”,有些不满意,说:“那你给我亲一口。”才把个侧脸递过来,见门帘啪的一声,杨文庆突然钻了进来,令年早把他的脸一推,头也不回地去了。被这么个半大不小的儿子盯着,杨廷襄也不禁脸上一红,冲杨文庆皱眉道:“你跑进来干什么?”

杨文庆没敢说,是玉珠怂恿他进来的,只佯做找书,在房里一环视,随手抓起案头一本小说,撒腿就跑了。杨廷襄隔着窗子,对走廊上的玉珠冷笑一阵,再走回房里,见令年在梳妆,他盘算了一会,说:“陆军师想要调我去云南做镇守使,你说我是该去呢,还是不该去?”

令年说:“依我本心,你是该去。你替窦做的事情越多,越容易受他猜忌,而上海这个地方,实在倾轧太严重了。既然现在有北京政府的赏识,何不去云南,建立一番势力呢?不过呢,你去云南,我可不会去,为了免得你说我无情无义,索性我也不发表意见了,请你自己决定吧。”

杨廷襄道:“你这话说了简直等于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