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腔起伏都牵扯着鲜血淋漓的鞭伤,不得不小心地控制着呼吸。他闭上眼,有些恍惚地想,照这个打法,自己不会死在御正司吧。

所幸何端昀打完三鞭,便很有眼色地垂下鞭子,等着梁溱自己调整。他本就是用刑的高手,自然知道怎么既让人知疼痛,又不要人性命。然而,这种打法是却是最难耐的,人的感知力有限,疼得多了便变得麻木。但刑罚一旦中断,受审之人得了片刻舒缓,再挨起来,疼痛只会加倍。

此法虽然要耗些时间,但最消磨意志。梁溱偏过头,极力地调整自己的呼吸,他与何端昀不谋而合,也想多拖延一些时间。他喘了几口气,才有些脱力地倒在架上:“什么私兵,本宫根本不知晓。”

何端昀阴沉地垂着鞭子,不知在想些什么,走上前指尖在他白皙的颈项上探了一下,吩咐人取了一瓢水,亲自送到他的唇边。梁溱确实觉得口干舌燥,嗓子干裂,也不多话,乖顺地将瓢中的水一口口咽下。他像是渴得狠了,喝得太急,没咽下去的水顺着他的脖子淌下来,落在他被汗水黏在颈边的细发上,显得有些狼狈。

等一瓢水饮尽,外头正好进来一个侍卫,将一策纸帛递给何端昀。

何端昀接过,粗略地看了两眼,问道:“东宫里的人都在上面了。”

“是。”

他微微点头,挥手让那侍卫退下,随手把名单放在一边,两步行至梁溱身前,带着凉意的鞭梢危险地抵在他的下颌处,锋利的铜钱就贴在脉搏上,梁溱不得不顺势抬头:“太子殿下既然不肯招认,不如先来回答下一个问题”

“那位常年侍奉在您身边的侍卫,叫奉安的,他现在何处?臣寻遍了东宫,都没看见他的影子。”

何端昀死死盯着梁溱的脸,似要从中探个究竟。眼前的人的眼神蓦地变了,一丝慌乱却在眼眸中闪过又转瞬即逝,然而何端昀没有错过这微妙的变化。

先前太子即使酷刑加身,眼中也只有痛意与挑衅,此时竟然会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侍卫慌神。

他凑近梁溱,低声道:“殿下都下狱了,他还要去给谁通风报信?”

带着森然冷意的声音在耳侧响起

“还是说,除了鹿邑,太子殿下还在别的地方养了兵吗?”

第49章 刀刃

被雨水滋润过的土壤带着粘腻与草木气息,李元裴手指碾过,细碎的泥土在拇指和食指的摩擦间洒落。

“色泽莹润,确是肥沃之田。”

士兵握拳禀报:“山庄中有良田近三万亩,已尽数丈量完毕,和他说得一样。”他手上还押着一个年逾不惑的男人,名义上是这座山庄的主人。

这山庄看着不显山露水,内里却有些分量,他们连夜清点才堪堪点完。

“大人呐,小人哪敢说谎啊?”那人生得高瘦,颧骨突出,说话间骨头开合般翕动,活脱脱一副薄皮骷髅。这么肥沃的田竟然养出这样骨瘦嶙峋之人,仿佛平日里饱受饥饿之苦,两撇八字眉倒是修剪得整齐,有些滑稽地打着摆。

李元裴沉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低声道:“太子昏聩,竟点这样的人帮他管理兵将。”

那人像是吓坏了一般,急得连连摆手:“大人冤枉啊,小人可不是给太子管理兵将的,小人是个农夫,种庄稼的,只管山庄田粮,哪里敢管到军爷们头上去呢!平日操练都有专人来往的,每次来得都不一样,小人真是什么也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李元裴嗤笑一声,目光冷的吓人:“太子在此处豢养私兵,你说你毫不知情,真是天大的笑话!你若早日上报给朝廷,不会酿成今日之祸,犯上作乱死不足惜,还敢来喊冤!”

庄主顿时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地,求饶道:“小人见识浅薄,还以为太子是奉诏行事的,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