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筠紧绷着脸,眉宇间凝起严肃,眼眸里闪动寒光,半晌过后,她冷声道:“不必了,就是再写,送去门下省恐怕也是停滞在案头,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到陛下手里。”
孙婉芸静静地看着她,抿了抿唇,“实在不行,我写意见,帮你送折子,这样一来,再怎么说,都是中书省出去的,高娘子刚从那场风波里脱身,莫要给人留下话柄。”
高筠垂眼思索片刻,最后说:“那就劳烦孙娘子了。”
孙婉芸目光清澈,她弯起眼睛,恬然微笑,“这没什么,同为女子,自当和衷共济。”
昏黄的光线下,孙婉芸温婉动人,柔美的面庞映入高筠眼里,心湖如春风袭过,高筠不禁怔了怔。
她发现自己和孙婉芸是不同的,在相较对比之下,她满腹算计,计较利益得失,从前引以为豪的东西顿时黯然失色,她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在那么多人里,陛下独独选了孙婉芸。
高筠反思,或许她能将这件事办得更漂亮一些。
作者有话说:
把奏折呈报顺序搞错了,重新调整了一下
第47章 刻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高筠重新写了折子, 交给孙婉芸,孙婉芸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和名字,越过门下省,直接送去沧浪斋。
孙婉芸从前就是沧浪斋里伺候的, 虽然换了一批人, 但还是有从前相熟的顶了上来, 她看到贾珍珍的时候喜出望外, 朝她招了招手。
贾珍珍隔窗看到孙婉芸的笑脸,左右张望, 没有多少人, 旋即走出房去,“你怎么过来了?”
孙婉芸举起奏折,将高筠的事情同她讲了, “本想过来瞧瞧现在陛下身边可否有从前的姐妹, 不料就遇上珍珍你。”
“我也才换来不久,你的运气真不错。”不用孙婉芸再说下去,贾珍珍拿过奏折,对她微微一笑。
孙婉芸向她道声谢, 二人又闲谈几句再分开, 贾珍珍回去,将奏折瞧瞧放到徐璎案头。
徐璎很快看到高筠的折子,高筠首先说前些时日上了奏折, 一直不见回复, 她又重新修改了一份, 询问徐璎意见, 如果徐璎不满意, 请指出不妥之处, 她会再改。后面附了长长几大段,是提议设立女医学院的事情。
女医学院的事情先放到一旁,徐璎注意到只有孙婉芸的字迹,而且也没有门下省的批阅痕迹,多半是违规送上来的。
徐璎将中书省几个中书舍人和门下给事中宣来,问道:“你们可有瞧见高筠的折子?”
中书舍人一听,立刻转头去看孙婉芸,徐璎眼光顿厉,呵斥道:“我问高筠的折子,你看孙婉芸做什么!”
那个中书舍人没想到徐璎会特意把他们叫过来追究此事,登时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跪下,两手扒地,抖着嘴皮子,颤声道:“回……回禀陛下,微臣今日刚看过高娘子的折子,正要发往门下省。”
“我怎么听说那是她前些日子上奏的?这都多少天了,怎么才发到门下省!”
旁边一人帮同僚说话,为他开脱:“陛下恕罪,春日里各地王侯官员上奏,中书省事务繁忙,奏折积压,这才晚了些。”
“照你们这般速度,若是地方上有何异动,待你们呈上折子,恐怕叛军都攻进幽州城了!”徐璎拂去案头上的奏折,哗啦啦掉一地,几本折子飞到中书舍人们脚边,他们又是老一套的告罪。
徐璎不耐,“行了,既然你们效率不高,那就换人,孙婉芸,从今以后,你负责处理加急奏折,无需经过门下,可以直接送到我手里,若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即便半夜也要送来!”
门下省的给事中惊诧地张了张嘴,立时急了,加急奏折,具体多急,如何判定?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