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回事,查一查就清楚了,不然惹起无端猜疑,两边都讨不到好。

高家押着卫尉寺守官署丞赖遐马的娘子到官衙,她与跟随而来的所有民众都是人证。

这会儿民众情绪激愤,高筠要她们做人证,她们便纷纷摁下自己的手印,以免官司拖下去,找不上人作证。

高筠借用纸笔,当场写了诉状,请求追查造谣之人,不许以道听途说敷衍了事,道谁的听,途谁的说,必须讲明白,从赖遐马追根溯源,一个人一个人往下查,直到说不下去为止,说不下去的那人就是谣言根源,负主要责任。

官府拿到高筠的诉状,顿时陷入难堪的境地,不查吧,高筠可是荟萃阁的首名,她出了事,陛下肯定要问询,若让她受了冤屈,陛下少不得要震怒。

可是查的话,从古至今,谁会揪着谣言不放,很多东西都是捕风捉影,没有来由,这查下去要查到何年何月去。而且中间若有人为逃脱罪责,胡乱攀咬,此事无异于巫蛊之祸。

高筠的诉状成了烫手山芋,层层往上递,完全不敢处置,到刘绪手里的时候,刘绪都吓了一跳,赶紧给徐璎送去。

不少官员紧张起来。

随口一句玩笑话而已,怎么就认真了!

第44章 惊喜

两个人的惊魂夜

奏折经过中书省, 几个中书舍人迟迟不敢下笔,你推我,我推你,这份奏折要推到了孙婉芸面前。

孙婉芸本惊奇他们转性, 等到翻开奏折的时候, 才知道原来接到一个烫手山芋。

但在孙婉芸看来, 这件事是关乎所有女官未来出路的大事, 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仅是高筠丢官, 极有可能从此以后女官再也无法出头。

孙婉芸深吸一口气, 伏案写下自己的意见,无论得罪谁,她都要说出来, 必须严惩造谣生事者。

奏折送到沧浪斋, 徐璎知晓高筠被造谣中伤的事情,怒不可遏,将其他事情都搁置到一旁,急忙宣来众臣。

徐璎面无表情, 首先问刘绪:“刘相, 高筠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绪鲜少见到徐璎这副模样,脸上虽然没有多少神情,眼底却明显凝满寒冰, 让他的感受陡然回到初次见先帝时, 心中的那份惴惴不安。

“陛下, 臣以为……”刘绪额头冒汗, 搜刮肚肠里的词句, 斟酌片刻, 话语在舌尖绕了一圈,而后才说:“全凭陛下做主。”

徐璎轻哼一声,环顾室内众臣,“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高筠不讲道理,小题大做,只当此事是高筠的私事,全然不知本为国事。今日你一言他一嘴,无中生有,说高筠如何如何,他日是不是还要编排到我的身上,道我拿前朝作后宫云云,不配为君?”

众臣闻言顿时变了脸色,齐齐跪地,皆高呼不敢。

“好啊,那人不是会说得很吗?合该出来说书,让他一次说个够!”

徐璎下令,追查到底,必须揪住那打头造谣的人。

徐琅本来犹豫,觉得阵仗太大,可能引起不少人反感,但转念一想,反感就反感吧,估计对徐璎作为女子称帝也怀有轻视之心,倒不如趁着机会,铲除掉这些人,也算震慑。

追查的任务徐璎没有交给大理寺,而是直接给了监察司,主要是孙卓。

孙卓有些心不在焉,但徐璎说完以后,他抬起眼,目光微闪,射出几许犀利狠辣,“必不辱命。”

审查是孙卓的拿手绝活,徐璎对他很放心,给了他一支队伍,无论官阶品级,无须禀告,可以直接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