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璎写完最后一道题,头昏脑涨,徐琅拿着改好的小调来找她,徐璎看过没问题后拿红笔打上勾。
“陛下在忙冬闱之事?”徐琅瞥见案上似是“试题”二字,出声询问。
徐璎颔首,把新鲜出炉的冬闱试卷递给她看,“你瞧瞧。”
徐琅双手接过,拿在手里,勾勾画画的奇怪图案赫然映入眼中,奇形怪状,“从所给的四组图案,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空白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这是作何?”
徐璎干咳两声,“这是考察应试之人的判断推理能力。”
徐琅迷惑,低头认真看了看题,眉头越来越紧,她怎么没看出什么规律来。
沉吟半晌,徐琅道:“所以这里选丙?”
徐璎悄悄翻开答案,回答道:“第一题选甲。”
徐琅诧异,“为何?”
徐璎顿了顿,对着答案解析念:“本题考察数量规律,注意图案里的点数……”[2]
徐琅听得一愣,返回去重新看题,怔怔道:“这就是往日科考所用之题?”
徐璎忙道:“非也,这是我从……我们出宫时所带的那些书里偶然看见的,忙了几日不知放哪里去了,好在还记得一些,便都写下来了。”
徐琅松了口气,她就说,此题需要头脑灵活,刘相他们怎么看也不像能做出这种题目的人。
作者有话说:
我回来啦,恢复日更
《大书目》:难得翻开了我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了官修书目设定,随便取了个名字魔改了,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请勿对应。
[1]来源于《行测真题50套·国考卷》判断推理部分:“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刘文超老师的图形推理技巧
第21章 可汗
“请可汗在今夜宴席上趁着月色,伴歌起舞。”
徐琅看完,将试题放回去,问起一个重要问题:“陛下曾提到此次冬闱无论身份皆可应试,可若前来的人太多,只怕缺少足够的考棚。”
幽州官衙不大,如若取消限制,恐怕还需另建场地。
徐璎点点头,“所言有理,那就再建几个考棚,根据能够提供的位置限制人数。”
修建屋室劳民伤财,肯定会引起民众不满,推翻她这个暴君指日可待。
“既然考棚增多,那监考人员也得增加,冬闱在即,不如直接从应试学子里招募,组建群英阁,协助冬闱,监考员限制户籍,幽州与长安不得入选,进入群英阁后即视为自动放弃应试资格,不许参加本次考试。”徐璎根据前世经验将计划做出调整。
徐琅听了,愁眉苦脸道:“刘相在长安,应不许我们动用国库,修建考棚,招募人手,无不一处不需支使银钱。”
尤其修建考棚耗费最大。
不过徐琅想了想,“陛下虽不限身份,而路途遥远,多有贫寒学子凑不够盘缠和保费,前来应试者应多是幽州周边之人,或是富贵人家,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求稳求全,估计还是前去长安参加春闱,考棚无需修建过多。”
那怎么行!
那些豪门显贵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名师指导,优良学风,再差也有个限度,优秀率太高,她都不能暗中淘汰人才了全是人才,也不能全淘汰了吧。
“报名审核通过后,当地官府派车送那些家境贫寒者来幽州,路费全免……啊,应该还有住宿问题,再给周边酒楼客栈及其他空置房屋一笔钱,临时征用一段时间,住宿全包。”
如果招监考员,又要支出一笔费用,七七八八算下来,她将仇恨值全部兑换都还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