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璎怔了怔,诧异地抬眼看向她,“你要去?”
“大家放心,我并非有意参|政。”徐珍误会徐璎的惊讶,连忙摆手解释,低了低头,小心翼翼地说:“这些时日,我听到有宫人议论,大家在黄河上游设下试点,立女户,栽树铺草,以求缓解黄河之患,只是那地方偏远,恐怕无人愿意前去。”
“我有长公主之名,如若带头示范,鼓舞人心,这样或许可以减轻众臣的畏难和忧虑之情,踊跃前往。”
徐璎重新打量一番徐珍,心里有不小的撼动,无他,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徐珍的母亲赵丽妃得宠,徐珍养尊处优,风光无限,她和徐琅食不果腹时,徐珍的衣食用具都是挑最好的,骄傲得不可一世。
当徐珍低头来找她时,她就震惊不已,现在看到徐珍谨小慎微的模样,徐璎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徐珍这番举动是向徐璎卖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她卧床修养时就听说有人提议联姻,徐璎绝不可能让徐琅联姻,唯一适合的人选就只有她了。
为了不再进入郑家那样的牢笼,也考虑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徐珍不得不提早打算
思来想去,徐珍看中了试点县城。
既有还徐璎人情之意,也考虑到远离权力中心,以免被卷入是非。
此外,她还可以担任县令。这一职位虽低,但若是在那里能够有一番作为,拿得出手的政绩,就再无人敢随意拿捏她。
曾经的经历告诉她,宠爱是最不能依靠的东西,今日可以给,明日就可以收回,只有自己的力量才坚不可摧。
如今徐璎是拒绝了联姻,可是万一他们给足了利益,或是到了无法拒绝的时刻,她徐珍就是被推出去牺牲的命运。
徐璎考虑了一下,对她说:“承平和安昌都有人去了,只剩下垂云。垂云在北狄,你可以适应那边的生活吗?”
徐珍呆愣,动了动嘴唇,惊讶问:“竟有人愿意前去?”
凭她对朝臣的了解,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对,是荟萃阁今年新进来的两个娘子,杜槐和邓卓君。”
徐珍明白了,攥紧衣袖,略一思衬,郑重地拱手道:“我愿意去垂云,请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你考虑清楚。”
垂云不比安昌,虽然有夏承烈在那边镇守,但时不时还是有点小乱子,徐璎不太放心。
徐珍毫不犹豫地说:“我早已想清楚,大家不是送我去安昌和亲,这又有何妨碍的。”
“好吧,那安昌就交给你了。”徐珍意志坚定,也正好缺一个人,徐璎顺势答应。
徐珍松了一口气,满足地笑了笑。
各项事情都安排好后,吴昭颜写好了第一版公报,先拿到了徐璎这里过目,审查没有错误后交给宋金珠,由宋家负责印刷,分发到各州,户部拨了款项下去,地方自己安排印刷或手抄,官衙必须抽出人来在管辖范围来回念报,尽量让每个人知道公报内容,催生了新岗位,念报人。
一次需要两个人,一人负责敲锣,一人将公报内容读熟,边走边喊,二人轮流念报。
若在城中,会在街头停留,将所有内容完整读完。如果是在乡间田埂,念报人选择在太阳毒辣,百姓们的午休时间过来,在树荫下念报。
第一张公报主要介绍了即将推行的各项政策,还有宫中放烟火,百姓误解入宫的事情,劝导百姓疑似有危险时,首先关好门窗,保护好自己。
除此之外,剩下的版面用辟谣、天象预测等一些零碎的东西填补。
百姓听到清脆的锣声,以为有事情要宣布,放下农具,聚集到大树下,念报人将公报的事情告诉所有人。
百姓对于各项干巴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