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江一鸣刚练完一套拳,就听到铜锣声,还有村长儿子的喊话声,“辰时所有人到晒谷场开会,都注意啦,辰时所有人集合开会。”
江一鸣心中一喜,看来村长想通了,今个就召集全村宣布囤粮的事。
这事办好了,他江一鸣也有一半功劳,村里人度过了难关,对他的印象就会变好,好名声需要慢慢积累,走出第一步,往后就的步子就能迈得更大。
辰时,村长见人到齐了,果然说起囤粮的事,“……消息千真万确,是我从远房姑姑的侄子的叔叔的弟弟那里听来的,那人在衙门当差,消息灵通,大家长点心,别不当回事。”
“北边缺粮,朝廷肯定要从南边调粮过去,咱们老百姓怕什么,就怕饿肚子,所以得囤粮。”
山峰村九成的村民都是逃难过来的,对天灾荒年啥的很敏感,不用村长多说,就纷纷同意囤粮,“村长你说该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拿些银钱去买粮,明天开始有空的都去山上扒拉,能吃的都带回家,还有囤粮的事咱们自个村子知道就行了,不可到处乱说,不然官府治你个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之罪,那可是会砍头的,都听到没有?”
“听见了,村长我们肯定不乱传。”要是大家都知道了,都开始囤粮,那粮价不得猛涨,傻了才会到处说。
第44章 买牛
朝食过后,江一鸣揣着一百五十两去镇上买粮,除了江五妞在家休息,上到江老头江老太,下到江七妞全都上山找吃的。
傍晚时分,江一鸣驾着牛车回来,车上堆着上千斤粮食,豆子粟米大米各有几百斤。
江家上山的人也正好回来了,杨氏眼尖的发现了儿子,像个炮弹一样窜到最前面,“上哪租的牛车,咋自己赶回来了,鸣哥儿你啥时候学会赶牛车了?”
江一鸣从车上跳下来,笑着说:“娘,这是我买的牛车,以后咱们家有牛车了,明天还要去县城买粮,自家有牛车方便。”
“啥,你买牛车了,咱家有牛了?”杨氏嗓门陡然拔尖,激动得脸色通红,“村长家都没有牛车,咱们家居然有牛车了,不行,得让大伙来瞧瞧。”
不显摆显摆,夜里她怕是一宿都没法睡,“娘,这事得传出去,不然晚上你能睡得着?怕是要翻来覆去烙一夜的大饼。”
江老太和杨氏的想法一致,这么体面的事若是不宣扬出去,无异于锦衣夜行,爱面子的她们一刻也等不了,现在立刻马上就要挨家挨户去炫耀。
江一鸣赶紧叫住她们,“奶,娘你们回来,在山上扒拉一天,你们不累,别人也累了,再说你们显摆自家有牛,别人肯定要问买牛的钱哪来的,扯来扯去又要把五姐的事扒出来讲,最后没脸的还是你们。”
“现在咱们一家子都得低调,村里人都知道咱们挖到人参卖了好几百两,容易遭贼惦记,还有张猎户那事,虽然暂时没人找上门,却不敢保证过几天不会,不想被抓到衙门去问话,就安生些。”
江老头看着牛车双眼冒绿光,以后他也可以神气地牵着牛去吃草,再也不用羡慕赵老头了。
见老太婆和儿媳妇蹦达个不停惹得孙子不快,立马脸色一沉喝斥,“上山一天还不够你们闹腾的,若是闲得慌,你们俩就摸黑回山上继续挖野菜。”
江老太迈着小碎步飞快的跑进院子里,高声嘟嚷着:“哎哟我这老腰,不行了,得赶紧回屋躺一躺。”
杨氏见状也有样学样,揉着肩膀叫疼,“今个运气好,摘了好几背篓橄榄,两只胳膊都抬不起来啰,肩膀疼得要死,得马上烧点热水敷一敷。”
“摘到橄榄了?”江一鸣有些欣喜。
“是啊,没熟,都是青的。”杨氏有些郁闷,橄榄没熟又苦又涩难吃得紧,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