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都来帮忙,虽说是请他们吃席,但洗菜煮菜,摆桌等活也要他们来干,桌椅一般都是各家自带,碗筷也自带,吃完再各自拿回去。

“杀了三头猪呢,桌上还摆了好多瓜子花生糖果,咱们有口福了。”

“吉祥家这猪养得可肥了,一头有三百斤呢,也不知喂了啥。”

“他们家的猪崽子是从府城买回来的,做种的母猪和公猪也是府城弄回来的大白猪,和咱们养的小黑猪不一样,那大白猪就跟富贵人家的老爷似的又白又胖。”

“你们说我要是跟江家买一头小猪崽回去养,他们愿意卖不?”

“上次我问过了,杨桂枝说得等明年或后年,她家的母猪下够了小猪崽才匀几只给咱,现在他们自家都不够用的,不卖。”

“八宝斋生意可好了,每天都杀好几头猪,自家没猪的话,总要去别人那边买,容易被拿捏,突然提价啥的,影响生意。”

“听说大妞四个已出嫁的姑娘家里也养了这种大白猪,就是因为之前被人刁难,买猪出了岔子,这才想着要自己搞猪场,再说现在作坊又做肉干,每日要用的肉量太大了。”

妇人们一边忙活一边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各家也在村长的号召下开始养猪,少的一头,多的五六头,到时候都卖给江家。

价钱也事先谈好的,签了契书的,以防出现突然提价的糟心事。

江家给的价钱公道,而且村里人还指着作坊赚钱呢,没人犯蠢不配合,除了管家带头的那两三家,和江家有过节,总想闹幺蛾子。

江家便不和他们那三家人签契书,他们养的猪爱卖给谁卖给谁,不差他们那几头猪。

此时江家门前车马络绎不绝,镇上的富户乡绅们都派人送礼过来,只要有人考上功名,附近的富户都会结个善缘,搞好关系。

像小额的银子布匹之类的江一鸣都收下了,一点都不收也不好,但房子田地之类的就都退回去了。

拿人手短,江一鸣不想给自己找一堆不知名的麻烦。

“鸣哥儿,赵公子来了。”杨氏扯着嗓门大喊。

江一鸣还以为是赵家宝来了,走出去一看,竟是大半年未见的赵荣亲自登门来贺,“希客啊,赵公子何时南下的,真是让鸣惊喜。”

第211章 红薯

“听说你参加院试,我便出发了,一鸣恭喜啊,我就知道你会中,你可真是一鸣惊人,竟中了案首,听说县试府试皆是第一,好家伙一举拿下小三元。”赵荣一叠声地夸赞,江一鸣才十六岁,这么年轻就考中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赵兄谬赞,也是运气好。”江一鸣谦虚地抱拳。

这时又有马车过来,这回来的是赵家宝,送上重礼后,寒暄几句又匆匆离开,说是今日有大客户来提货,得赶回去接待。

赵荣饶有兴致的在汪武的带领下,到处瞧新鲜,先是去作坊参观了一番,后又去猪场看了一圈。

“你们养的猪很富态,我第一次见到如此肥胖的大白猪。”赵荣啧啧称奇,说的话也是意有所指。

“是表兄从外番人手里买到的品种。”汪武回道。

赵荣就笑笑不说话,泉州府码头也有他不少眼线,时时盯着是否有外番人的商船停靠,好交换一些大魏朝没有的货物,拿到北地去卖个高价,大赚一笔。

外番人手里最多的就是香料和珠宝,从未听说还有大白猪卖,这个江一鸣着实有些能耐,他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种品种的肥猪?

赵荣虽心有怀疑,但也没去深究,他是个商人,只要有钱赚就行,依他的猜测来看,江一鸣应该是靠宋家的渠道搞来的大白猪,宋家和荣王关系匪浅,比旁人多些渠道也正常。

这次他来又下了大单,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