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他又只得坐回去。

茶杯空了,良平略有些遗憾的放下。

“皇城内外早就布置周全,只等静王钻套了。”他声音徐徐,语气轻松,“王爷何必担忧。”

如此大事,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叫人如何不急。

宸王几欲脱口而出的话,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他学着良平的样子,放松了紧绷的脊背,也放慢了摩挲玉牌的力度。

作为即将成为天下共主的人,他的确要学着喜怒不形于色了。

烛火燃尽,下人们轻手轻脚换上新的,诚恐惊扰了静默的众人。

“外头,乱起来了!”管事一手抓着衣袍,疾行而来,来不及喘匀气,就忙道。

同一时间,各府都得了消息。

本该陷入沉睡的盛京城,瞬间灯火通明。

“义父?”

姜问晁看着半边身子被黑夜淹没的永宁侯,忍不住出声。

为何宫中放了求救烟花,父亲却迟迟不动身。

事态紧急,哪里容得丝毫迟疑。

永宁侯恍若未闻。

夜色中,他眸色中翻涌的情绪,无人能见。

昨日散值后,他刚钻进回府的马车,立时就察觉了异样。

削尖了的筷子穿纸而过,深深扎入车壁上。

能在不惊动车夫和亲卫的情况下,送上这样一封带有挑衅意味的拜帖之人,他不做二想。

过了晚膳的时间,长欢食肆内除了清扫的跑堂,再无旁人。

“娘子在楼上的雅间等着呢。”跑堂直起身,放下帕子,周身的气质也渐渐恢复护卫的样子,“我引你上去。”

永宁侯上了楼,雅间的门开着,李小婵坐在其中,一把剔骨刀在她手中灵活转动,另一手上的萝卜逐渐显现出振翅青鸟的模样。

永宁侯在她对面落座。

跑堂过会儿后,端了四碟果脯和点心上来,顺便拿走了李小婵雕好的青鸟。

李小婵擦了手,将压在一旁的信封推给了永宁侯。

上头的字迹,永宁侯一眼就认出是来自姜问晁。

信里说的也无旁事,只叫姜明慧远离来自江南西府的“远房亲戚”。

永宁侯扫过内容后,面上不见异色,反问李小婵。

“你欲如何?”她在明慧身边有眼线,叫永宁侯意外也紧张。

永宁侯下意识就想到了霍南誉。

他知道霍南誉与李小婵有牵连,也始终怀疑霍南誉投诚宸王的可靠性。

可稍做思索,又推翻了这个猜测。

霍南誉回京在去岁,而明慧身边贴身照顾的侍女,近四年来不曾换过。

李小婵道:“皇帝为何会下令屠杀李家村?又对逃出的幸存者如此忌惮,你不好奇吗?”

永宁侯自然好奇。

他在得知李家村被“匪盗”屠村,而顾昌明、宸王还有太子的人又恰好曾在附近现身时,就敏锐的察觉其中有隐情。

所以,他捂严了明慧自江西李家村而来的消息,也答应宸王的求娶,将其拉上船,这不仅是顺从正德帝的心意,更是为了保全永宁侯府。

这些年,他也曾暗中打听,也试探过顾昌明,总之,都无所获。

可他也很清楚,要从李小婵这里获取真相,必然是要付出相应代价。

“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他直接问。

若是他给不起的东西,即便冒着姜明慧身份会被暴露的风险,他也不会应许。

“今夜,皇城若亮火求救,我要侯爷驰援的速度缓上两刻钟。”

永宁侯坐直了身子,鹰目中漫起杀意。

皇城求救,只一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