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玥妩是知道了小馆有人监视,才引了学子来扰乱视线。

她知道监视的人是顾昌明手下吗?

顾昌明又为何要盯着一个小馆?

他似乎忽视了很多地方……

“裴大人,到了。”

裴泓之收敛心绪,跟着中官进了勤政殿。

殿内,除了正德帝,另立着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国子监直讲数位。

裴泓之行过礼后先告罪,“臣来迟,请官家责罚。”

“无妨。”正德帝摆手示意他免礼,“你今日休沐,情有可原,也是事出紧急,这才召你进来。”

裴泓之起身,落座时扫了眼众人,心中一沉。

“王侍郎,你同裴卿说说前后始末。”

礼部侍郎得令起身,将事情说了一番。

加开恩科,正德帝属意资政殿大学士赵元通做知贡举,礼部侍郎、国子监直讲为权知贡举,但赵元通呈交奏折,要告老还乡。

“朕不允,赵爱卿复递,朕再不允,赵爱卿便长跪勤政殿外。朕只得暂且压下奏折,叫人送赵爱卿回府。”

赵元通如今六十有三,非要告老,正德帝若是不允,实在不通人情。

可他呈奏折的突然,先前未曾听闻说起,倒叫人措手不及。

“裴卿,赵爱卿向朕推荐了你做本届恩科主考,诸位爱卿也无异议,你意下如何?”

裴泓之拱手不就。

“知贡举人选事关科举公正,臣才疏学浅,资历平平,岂可担此重任。”

龙头椅上的正德帝,语气中带着笑,道:“裴卿太过自谦,你的才能有目共睹,让你担任知贡举,乃众望所归。”

裴泓之撩起衣袍,跪了下去。

“臣请皇上三思。”

正德帝不说话时,面容威严,眸色沉沉。

盯着殿中跪着的裴泓之良久,他道:“既然裴卿不愿担这知贡举,那就做权知贡举吧。诸位且再推荐人选,今日定要将此事定下。”

裴泓之从勤政殿出来时,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

中官将竹筒杯递给他。

“多谢。”

裴泓之接过,温热的触感,却暖不了半点掌心的寒意。

原来,官家竟是这个算计!

注:知贡举和权知贡举就是主考官、副考官。前者是更正式的官职称呼。

第63章 约定

“父亲,更深露重,披件衣衫吧。”

赵府中庭的杏树下,赵元通负手而立。一贯挺直的脊背,此时竟有些佝偻。

赵和光瞧见,年过四十的人眼眶一热。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心绪渐渐平静后才走过去,将臂弯里的斗篷抖开,给赵元通披上。

赵元通枯瘦的手扯了扯衣带,冲儿子勉强笑了下。

“父亲,”赵和光哽咽了一下,“是孩儿无能。”

他不惑之年,于仕途无所上进,也无甚能力撑起家族,才叫年迈的父亲至今为他们所虑。

“非你之过。和光,为父,为父只是觉得对不住泓之啊!”赵元通尾音带着些颤抖,浑浊双眼中是盛不住的愧疚。

在科举舞弊之事发生后,他就做好了以身殉道的准备。

从前他以为自己不参与两位皇子的争斗,只做忠君爱国的纯臣,就能坚守初心。可当夺位之争动摇一国根本时,他不能再沉默。

若同是贫苦出身的他不能为这些学子鸣冤,又有谁能站出来呢?

没料想,裴泓之竟当庭站在了他一旁。好在,最后的结果不算太差。

赵元通在官家授命裴泓之兼任吏部侍郎时,他挂着的心才落了一半。

在官场摸爬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