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店面不大,店里唯二的两个包厢,各放了一张大圆桌。

包厢门上挂着 “雅韵”的牌子,另一个挂着 “逸趣”,墨字写在古朴的木牌上,笔法苍劲有力,与店内的古风氛围相得益彰。

堂厅的右方放了六张长方形的桌子,可以坐下四到六人。

桌子的摆放疏密有致,既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拥挤,又充分利用了空间。

左侧则四张正方形的小桌,可以坐下一到四人,在小桌与小桌之间,巧妙地摆放着几盆绿植,枝叶舒展,绿意盎然,为堂厅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在靠近最左侧的墙上装了一道长桌,面向墙的位置放了六张高凳,这是为了客人一个人来吃饭时设计的。

柜台处,同样是木质的结构,上面摆放着一个古朴的算盘和几本账本。

柜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 “和气生财” 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寓意着美好的祝愿。

饭店的一侧,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屏风,屏风上绘着梅兰竹菊 “四君子”,既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又增添了几分雅致的气息。

透过屏风的镂空部分,可以隐约看到后面的用餐区域,给人一种 “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美感。

这店铺里的书法和画卷都是是苏棠自己写的和画的。

那时候她还小,母亲一心想把她培养成名门闺秀,琴棋书画样样都让她学了,可惜最后她却偷偷跑到厨房,

自己掂起锅炒了一道菜,无人教导过苏棠,可苏棠这道菜却让她的父亲都惊叹。

父亲原本在厨房忙碌,听到动静转头,就瞧见小小的苏棠站在灶台前,双手吃力地握着锅铲,正努力翻炒锅里的食材。

那专注的模样,和对烹饪的热忱,瞬间打动了他。

待苏棠将菜装盘,父亲怀着一丝好奇尝了一口,瞬间瞪大了眼睛,那味道远超他的想象,调味恰到好处,食材火候也把握精准,对于一个初次下厨的孩子而言,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