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村算是好的,有杨昭和他的“土匪”兄弟们帮衬着,一个月的时间,有吃有喝新房子也盖了起来,虽然都是土房。
高长军看了一眼杨昭,转而若有所思道:“世道艰难,我这边虽然人招的差不多了,但若是他们真的有难,那我下午就去看看,大不了回去挨主子一顿骂,主子心善估计也不能见死不救。”
得了他的话,村长感激的站起身敬他一杯。
就这样,高管事吃过饭,立马带着人匆匆去了上北村。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村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或者哥儿,都有了一份养家糊口的事做。
若说最难的,当属温大富家,村里的女人和哥儿都去温煜哪里领活儿做,不过三五日的时间,二十文钱到手。
可温刘氏哪还有脸过来找温煜,温大富的腿脚不好也没有被高大管家选中,唯有一个孩子但又娇生惯养,温刘氏说什么都舍不得让儿子去走镖。
村民们日子红红火火的过起来,原先和温刘氏交好的人,因得了温煜的好处,也都不和温刘氏来往。
若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就不觉得自家日子难过,可眼瞅着全村的人都过上了温饱无忧的日子,温刘氏心里的怨气一日比一日重。
“当家的,你算过吗?”
温大富抽不起烟叶,整了一撮干树叶抽着,闻言不解的看向自家媳妇,“什么?”
“我今日瞧着,只这一日,去杨昭家交活儿的人就有七八个,一个人最少做了两双鞋,这一天下来少说就有十几双鞋,眼瞅着半个月了,你说杜家这是多大的家业,收这么多的鞋?”
温大富嘬了两口干树叶子烟,越抽越不是滋味,呛的自己眼泪鼻涕都下来,索性磕掉烟袋锅里的炭火。
“那有什么,那天你不也看到高大管家过来招人?那一日连咱们村里人和亲戚家的,就有一百多号人,听说下午高大管家又去了别的村子招人,几百个人有了,都得穿鞋不是。”
杜家管事当时就说过,招到的人都是管吃管住,那温煜做的鞋,自然就是给那些长工的做的。
温刘氏紧了紧自己的腰带,如此一来便不会那样饿,她将一把玉米面熬成了粥,盛出一碗粘稠的给儿子,其余的加了两碗水调和一下,她和温大富一人一碗。
“哼,还有那个杜家,我瞧着也不是什么好人家,说是走镖,你见谁家雇那么多人走镖,一个镖队也就二三十号人,镖局才四五个镖队,杜员外家这架势不得有十多个镖队?”
这会儿,温大富终于知道了媳妇要说的重点,若有所思的开始想着最近的事情。
“的确有些奇怪,招那么多人,瞧着怎么和要去打仗似的,镖师管吃也不管穿戴啊。”
温刘氏瞬间瞪大了眼睛,端着粥碗神秘兮兮的说道:“他们不会是叛军吧?”
第35章
正月十四这日, 杨昭带着温煜去镇上采买,十五是个团圆节,也得好好庆祝一下。
他拖着板车, 上面整整齐齐码着这些天收上来的鞋子,每双都做工精良,一车鞋有大有小,五种种不同的尺寸, 几乎适用于汉子们不同大小的脚。
之前就有越好今日进城,高亮和往常一样在后门等着。
见板车停在面前,他盯着上面的鞋子眼睛一亮,“这么多?!”
也顾不上和杨昭寒暄,立马叫人过来开始往府里般, 一边搬着一边让人数着,半个月没过来, 这会儿一进杜府, 温煜就察觉出一丝不一样的气氛。
府里的人好像变多了,一个个肃着脸带着冷峻的杀伐之气, 唬得他不敢多看, 府里的每个人走路都是急行, 步步生风。
甚至有不少人腰间都带着佩剑, 一个个怎么看都不像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