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谨遵圣谕。”
得了民心赢得天下, 但到底缺少一点东西, 那就是上天的预示和天定之说。
虽然杜怀章不信这些,但若有这些更能彰显他的起义, 是上天所支持的, 注定是他的天下。
家里突然多了两个宫人, 温煜多少还有些不适应, 生怕自己在家说点什么不注意, 被人捅到圣上的耳朵里。
反倒是杨昭处之泰然,好像丝毫没有将她们做个事儿,就真的将两个宫人当成了使唤佣人。
早起换好衣服临去军营, 他又来到床边看看还在熟睡中的夫郎, 出来的时候和侯在门口的嬷嬷女医叮嘱。
“夫人爱吃牛乳,用银耳炖的稠稠的, 放在灶上温着,什么时候饿了就吃一碗,这玩意吃多了也不胖。”
女医颔首浅笑,“下官谨记,伯爷是下官见过最体贴夫人的老爷。”
也难怪会因为夫人有孕,他出现孕吐的症状。
杨昭憨憨笑了两声,但心里却总觉得自己能做的太少了,看了一眼院子里长得胖乎乎的大白菜,匆匆去军营上值。
一觉醒来,温煜在三四个人的服侍下梳洗完,早饭吃了一个七成饱就放下了筷子。
虽然现在怀了双生子,但听完张婶和张家嫂子的话后,他也不敢贪嘴,虽然天凉但也是秋天,其实穿的厚实一点,这个天出门是最舒服的。
他沿着小河边慢慢走,看着宋妈领着福宝有模有样的放鸭子,原本黄色毛茸茸的小鸭子,这几个月来都已经长大,换上一身羽毛,在小溪里畅快的游动着。
秋天水凉,宋妈不准福宝再下水,就给他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河边看着小鸭子。
见河对岸有人走过来,福宝抬头去看,就瞧见温煜挺着大肚子走过来,他立即开心的从小木桥上跑过去。
“阿嬷,阿嬷,小鸡下蛋了!”
宋妈拿着赶鸭子的杆子站在小溪对面冲温煜行礼,“今早小公子开心好一会儿,之前买的小母鸡下蛋了,赶着中午就给小公子煮来吃。”
当时小鸭子买的幼苗,小小的黄绒绒的,但是小母鸡买的却是半大的,这会儿逐渐成年,开始下蛋。
“不,给阿嬷吃,阿嬷肚子里有两个娃娃,要补补。”
整日里听杨昭叨叨补身子,小家伙也跟着学会了,温煜笑着摸摸小家伙的脑袋。
宋妈笑道:“夫人算是没白疼这孩子。”
对于小福宝来说,自己亲自养大的鸡,看着下的蛋,可是说于他而言最珍贵的东西之一,却想都没有想拿出来孝敬阿嬷,任谁能不受用呢。
他这边在家奉旨养胎,朝堂上却掀起一股风潮,杜怀章受到杨昭那几句话的提醒,要朝臣每月写出一个种田的新规。
昏君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好的田地都被权贵霸占,不好的田地种不出来粮食,对于种田这种事,百姓心里越发不看好,现在朝堂初立,又有炎照军的名声在外,男轻的汉子都想着当兵挣口饭吃,反而越发不重视种地。
“明年开始,春播秋收,朕都会亲自下地,和百姓一起耕作,若将来朕有了皇子,无论大小都跟着一起春播秋种。”
虽然只是拿出一两日,但一个高高在上的贵人,却愿意和百姓一起劳作,此事一出对于杜怀章的敬仰和呼声更高。
而在这些呼声里,承恩伯府再次成了一个榜样,只因陛下在朝堂上又大肆赞扬杨昭和温煜在府里耕种劳作,让其养子从小学着种地放鸭。
顿时付不起的阿斗成了京中红人,更有不少同僚找各种理由过来观摩学习,扰的杨昭烦不胜烦,直接闹到了御前。
杜怀章嗤笑一声,“郡王花了几千两帮你打造了农庄,你怎么也得给朕出点力吧,只是让那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