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妈妈捏了捏拳头,一咬牙,还是说了:“大姑奶奶,老爷他在路上突然晕倒了……昏迷了一天后,才被救醒,那之后,老爷就有点认不得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大夫说,老爷这是中风了。”

她暗暗叹气:他们家老爷三十几岁才得了大姑奶奶这一女,如今也到花甲之年了,自去岁起,老爷的身子就不太好了,只是一直瞒着大姑奶奶,往来的书信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这回北上京城一路走水路,前半程也挺顺利的,没想到七八天前老爷突然就在船上中风了,到现在还有些神志不清,也因为这个变故,他们的船才在临青城停下了。

老爷重病,太太早就慌了手脚,廖妈妈从临青城启程来京城前,大爷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她别说老爷中风的事,就怕姑奶奶难做。

中风?萧燕飞若有所思的地想着,中医的中风就是西医的脑卒中,西医治疗脑卒中主要是以溶栓治疗为主,还需要有各种仪器辅助检查,才能做诊断和评估。

哎,现代医学还是太注重仪器了。

别说她手上了,就连整个医院都没什么一颗下肚,就能让中风病人立刻好转的神药。

在这古代,还是中医对于治疗中风更靠谱。

“大姑奶奶,您别急。”廖妈妈急忙宽慰殷氏道,“老爷用过药了,大夫还给老爷辅以针灸,老爷会好的,只是会在路上耽搁几天。“

她心里其实没太大的底气,就是听大爷是这么宽慰太太的。

殷氏哪里能放心,担忧得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这临青城又能有什么好大夫。

那里的大夫就算开了药,也不知道对不对症。

这中风之症可拖延不得,得早早地对症下药才行。

殷氏雷厉风行地下了决定,沉声道:“京城的济世堂和李氏医堂的老大夫都擅长治疗中风,赵嬷嬷,你去取侯府的名帖,还是请大夫去临青城给我爹看看更妥当。”

“让人赶紧备车,我也一同去。”

赖妈妈、赵嬷嬷以及屋里的其他人都惊住了。

赵嬷嬷略带几分结巴地问道:“夫人,您也要去?”

夫人可是侯府的当家主母,她若是走了,这诺大的侯府,里里外外的又该交给谁?

殷氏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

她神情坚毅,宛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本来她是能在爹娘膝下尽孝的,现在却嫁得这么远,令爹娘这十几年都这么孤单。

现在爹爹重病,她又岂能安生在这里等着!

“……”赵嬷嬷心中复杂,哪怕不太赞同殷氏的决定,也不再劝了。

赵嬷嬷是殷氏的乳娘,是看着夫人长大的,对夫人的性格再了解不过,夫人性子坚韧,越是身处逆境越是百折不弯,当年孤身一人远嫁到侯府,被人看轻,被人慢待,但她咬牙撑下去了,靠着自己的本事在侯府站稳了脚跟。

璎珞领命后,心急火燎地跑出去找人备车,又有两个丫鬟赶紧去了内室收拾东西,还有一个婆子急匆匆地奉命去往荣和堂,跟太夫人知会一声。

原本静谧的正院一下子变得忙碌了起来。

看赵嬷嬷忙得脚不沾地,萧燕飞突然问殷氏道:“母亲,京城的医堂药铺可有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对于中风有奇效,尤其是添加了犀牛角的老药,关键时刻,甚至可以起死回生。

现代的安宫牛黄丸用水牛角代替犀牛角,疗效也大打折扣。

“安宫牛黄丸?”殷氏一头雾水地念了一遍,直觉地去看赵嬷嬷。

“……”赵嬷嬷摇了摇头。

她也不曾听过这种药。

萧燕飞一愣,从她们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