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张姨娘没听明白:“这是怎么说的?是要你爹爹帮什么忙么?”

顾莹月半垂眸:“爹爹官居监察刺史,这位置所行之职是监察,说白了是天子的眼线,可姨娘不知道,如今的梧州与别个不同,爹爹监察的是谁,姚州牧?各郡下的太守?殊不知,挡了别人的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还能不叫人拔除?说的是,杨家未必不是顾家连累的,只是爹爹顺了姚州牧,归于中山王,杨家那事,都算不得什么了,全在爹爹一句话而已。”

张姨娘又没读过书认过字,只知道女儿说的事大,虽听不太明白,也知严重,“那你爹爹都去清河郡办差去了,外头的事你与太太说只怕要斥责于你的。”

顾莹月心说,在外事上,太太又如何,只要让她爹答应。

“姨娘可知道太太在见哪位客人?”

张姨娘努了努嘴,“她带着大姑娘一起去的,那边的院子不让人进去,又有护卫。”

顾莹月低声说:“使个伶俐的人在外门廊上等着,等人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

杨家的事情拖不得了,可惜家中人都不肯帮,婆婆眼看着心里有了怨言,如果夫君救不回来,她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指望。

顾莹月低眉垂首想着。

张姨娘叫来一个日常跑腿的小丫头吩咐人过去等着。

过了会儿,小丫鬟噔噔噔跑了回来,回话说:“奴婢也不敢很近看,只知道是两个年轻男人,穿着管服,腰间有佩刀的。”

张姨娘猜,“又是哪个衙门里的人罢?就不知道为着什么事?”

顾莹月说:“我去见见太太。”

崔氏刚与顾承丰商讨完,定下一路出行事仪,丫头又进来传话说六姑娘回来了。

她太阳穴抽抽地跳,眼下自家事一桩一桩堆积着,实在有些没精力应付六丫头。

只好与儿子说:“你先去,时间又紧,明早就要动身,快去歇着吧。”

顾承丰便起身走了。

不多时,顾莹月进来,与崔氏请了安,半日才说:“怎么听说嬷嬷那边在收拾外用的东西,想是谁又要出门了?”

崔氏道:“是我娘家那边有人做寿,我打发你三哥哥去送礼,九儿正在家里待不住,便索性领她与大姑娘一起过去,玩几日罢了。倒是你,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顾莹叹了口气:“婆婆让我回来看看,说不知道咱们家有没有什么新消息新进展。”

崔氏只好说:“你父亲未归,我哪里能知道什么。”

好容易打发走了顾莹月,崔氏忙着清点外头收拾的的东西。

翌日一早,司桓肃果然按时过来,顾家姐弟三人,默默无言,跟着他们出了城。

三月初,春寒料峭,比着先时的大雪天好上不少,顾运就只着袄子,未穿披风,依旧和顾泰坐马车,崔氏原要让他们带几个护卫,司桓肃只说一句轻车简行,他那边另有两个下属,连丫鬟都不允许进车。

顾运憋不住火,上马车前,瞪了司桓肃好几眼,司桓肃却和个瞎子似的,视人如无物。

“好了,”顾泰轻哄,“你当我们是出门游山玩水么,说句不好听的,正经我们二人现在是人质,能让承丰跟着一起,还要‘感谢’人家的格外开恩。你再噘嘴,我看可以挂两个油壶了。”

顾运扒拉开帘子,人凑过去,手肘撑在窗沿上,手掌托着下巴,边晃悠,边望前头瞄。

前头除了顾承丰,打马穿着稽查司制服的还有三个人。

身板儿倒都挺好,头发全都束在冠子里,肩膀很宽,腰很窄劲,腰带好像有一圈是皮的,佩刀挂在左边。

顾运少有看见好看的人,能把衣服穿好看的更多看两眼。

当然三哥哥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