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和谭大将军有关?
没等她想明白,热情的村民们就拉着他们父女两个来到了唐家门口,在这里唐迟迟遇到了更多的熟悉面孔。
比如激动地看着她的邹二妹母女,还有她比较熟悉的余大婶家的大壮、二壮和三壮,村长家的二儿子邹海等等。
除了这些人外,她还发现了便宜祖母肖老太太以及名义上的大伯、三叔一家,不过和其他人的兴奋、激动、好奇相比,他们一大家子脸上的表情就精彩多了,兴奋也有,但更多的是嫉妒、恼恨、不甘、害怕等等。
见唐迟迟疑惑,抓着她的大娘小声解释。
“之前你和你爹没回来,家里没有大人,领不了旨。村长和村老们正愁着呢,结果你奶和你三叔就跳了出来,说她是你爹的亲娘,你的亲奶奶,亲三叔,他们可以代领,然后就想让那位公公去他们家呢。”
“就是看上了人家带来的赏赐!”
“好在不但那位公公不答应,就连将军府的谭管家也为你们说话,最后将他们几个都扔出来了。要不是看在今天是大喜日子的份上,险些要打板子。”
唐迟迟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出。
老宅的人好久没跳出来了,她都要忘了他们是多么的愚昧和贪婪,那位公公让人将他们扔出来,可真是做了一件好事。
正想着,她整个人就被拥挤的人群簇拥着进了门,随着‘人来了’二鱼和‘迟迟丫头回来了’之类的话语响起,唐二鱼和唐迟迟就被留在屋内的几位村老们引着跪到了不知什么时候摆好的一个香案下。
其他人也哗啦啦地跪了一地,一时寂静无声。
此时,一位面白无须,声音尖细的中年男子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从身边侍候的人的手里取过其中一个卷轴。
“奉天承运,太后诏曰……”
唐迟迟低头安静听着,以她浅薄的经验来看,这个村民们眼中的圣旨其实不是圣旨,毕竟不是皇帝颁发的,而是太后,所以应该叫做懿旨。
这封懿旨里面,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唐迟迟夸了一通,说她这个人怎么怎么好。因为她理解起文绉绉的话来有些勉强,所以只听懂了其中几句,大概就是说她心地良善、懂礼仪、有德行之类的。
这让她脸上发烧。
前面还好说,后面的都是什么啊,说的根本不是她吧。
旨意有些长,夸赞完了唐迟迟之后,太后终于说到了重点,提起了她之前救了谭大将军的事。唐迟迟也是现在才知道,谭大将军原来有这么多的头衔。在这封懿旨里,就先后提到了太傅、镇海大将军、某某统领,承恩公世子等等。
大概意思就是唐迟迟救下谭大将军,于社稷有功。
于是太后要将她收为义妹,封为‘安平县主’,而作为亲爹的唐二鱼,因为教养出了这么一个好女儿,所以也被赐了一个六品员外郎的虚衔。而唐迟迟早逝的亲娘海叶子,也被追封为诰命。
除此之外,太后还在京城以及江州,各赐了一座宅子给他们家,其他的赏赐比如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瓷器、摆设、金子银子等等念了一大串。
后面的这些赏赐唐迟迟没怎么听清。
而村里的其他人也是吓得张大了嘴,对于皇权的畏惧都降低了,上头的那位公公还在念呢,他们就低声嗡嗡嗡地议论起来。显然对于唐迟迟被封为县主,而唐二鱼被赐了个官的事情是非常地震惊。
而说完了这些,那位公公就把懿旨给了唐迟迟。
但他并未让大家起来,而是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继续拿过另外一卷,这一卷就很不一样了,用词显得没那么正式。
和上一道懿旨的花团锦簇,写了很多村民们听不明白的话相比,这一道懿旨堪称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