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何求”,但不知道为什么,陆离这个时候反倒是想起了王昌龄的那首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此为借鉴,陆离用这个时代诗句的格式给曹操回了一封。
要是后世要做诗词赏析,来自作者本人的解读是,本诗创作于陆离将曹操儿子置于险境之后,是作者借着女子心意的变化,侧面表达自己的部分后悔之意,抒发了自己为公全然无悔,为死心中有愧的思想感情。
陆离写文章也好,写诗也好,从来走的差不多都是一个为国为民的路子,现在突然来上这么一出,创作者本人完全不以为意,倒是收信人吓了一跳。
伯安,你这是找到代笔了吗,一定是吧,不就是将子脩丢出去历练了一下吗,咱们没有必要这样,让人怪害怕的。
曹操一边“害怕”,一边还提笔就回了两首诗,每一首都是陆离前世没有见过的。
孟德,你是很闲吗,怎么还有空搞诗句创作呢,而且你的灵感是没有枯竭的吗,我写一首都要绞尽脑汁,你倒好,回上两首看起来游刃有余。
第257章 明见万里
曹操在得到荆州的过程中跟孙、刘打了一场, 在得到益州的过程中又跟孙、刘打了一场。
这不知道的看了这种简单概括之后,怕还以为孙权跟刘备才是荆州牧、益州牧呢。
非常可笑的地方在于,真正的荆州牧与益州牧, 在关乎自家地盘归属的问题上, 几乎可以说是全程隐身。
前者是心理加身体素质双重不佳,都没来得及斗,就直接躺在病床上了,后来更是一步到位,直接躺进了棺材里, 埋入了墓地中。
后者身体倒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现在还活蹦乱跳着呢,奈何本事不济, 占据一州之地都压根挤不进高端局里面去。
潮水退去,有人在裸/泳,也有人在冲浪, 有人展示了自己的无能, 也有人展示了自己的本事。
孙权、刘备,这将是曹操如今天下一统道路上最大的两块绊脚石。
有关这一点,经历过这两州的争夺之后,终于不再是只有一小部分聪明人才能看出来的了。
虽然曹操依旧维持着他的强势与胜利, 可孙权与刘备的表现也确实不容忽视。
而且曹操看似强势的背后,反而透露出些许较之从前的稍有不如, 荆州好歹还是全都得到了,可是益州呢,硬生生被刘备虎口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