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而这一行为显然为许多人的投降提供了一个心理安慰。
在经历了江夏的困难局之后,接下来曹操在荆州大多都是一个简单模式。
就算偶有困难,跟刘备、孙权当时给的困难相比,那都称不上是困难了。
第240章 但问无妨
随着武陵郡与长沙郡入手, 剩下的两郡几乎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不可谓不望风而降。
陆离的一年速通荆州计划,起初被人看做心急, 视之为妄想, 如今尘埃落定,真切实现了,从后往前看,一切便不免换了一个说辞,比如说高瞻远瞩、洞若观火、深谋远虑、神机妙算……
有些话陆离听了都忍不住想指着自己脑袋上顶个问号, 这说的时我吗,怎么听着这么与我无关呢。
也就是后世传唱度已经满值定格了,不然就冲着人们这个赞扬劲头, 高低得涨上一涨。
想到这里,再看看自己那好不容易变成95%的历史改变进程,陆离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掬了一把泪。
随着荆州事宜的尘埃落定, 年节已然悄声降临。
过年本身就已经足够特殊, 搭配上得到荆州的庆功宴,建安九年的尾声对于曹营而言是带着满满收获与喜悦的。
身处这份喜悦之中,陆离忍不住想到自己看到的那一封封军报,那是隐藏在喜悦背后的阴影。
有人为自己的加官进爵而高兴, 也有人为新添的坟冢而流泪。
死亡的人或许不过几个字便能够写完,上层的人会为他们哀悼, 但也就只是如此而已,没有多少人会为死去的他们停留,甚至有些人的哀悼都不过是一份表面功夫。
同为上层人士一员的陆离, 如今对于这种事情带着份近乎麻木的习惯。
可与此同时,又有种充满人性的不忍。
陆离很是冷静的审视着自己的情绪变化, 并合理的对其进行着规划整理。
很奇怪,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混杂着今生塑造的三观比较特别,在很多人不将百姓当成人看的情况下,陆离反而跟他们恰恰相反,他有些不将士人当成人看的架势。
对着士人杀个血流成河,他几乎没什么悲悯,看着百姓死去,却觉得好生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