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刘备却真的来了。
上次不来是表明态度,这次前来则是展现诚意。
孙权虽然年轻,但对此也是心里门清,倒是没有对这种事情说什么,本也没有说的必要,这种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
孙权一挥手:“玄德公,请。”
第237章 能赢否
仅以朝廷官位论, 孙权与刘备他们两人算得上是平起平坐。
但考虑到力量大小,再加上主客之分,孙权坐在上首主位也不能说是有什么毛病。
虽然一般正确流程的话, 应该是对方谦让的说声“请”, 刘备很识趣的拒绝一下,然后孙权再顺势坐上主位,又或者是干脆上首主位空出来,两方相对落座。
可很显然孙权没有任何走流程的想法,是不知礼数、不拘小节还是借此宣誓主权呢, 很明显是后者。
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说的,毕竟严格来讲,对方也不算是明码标价的失礼, 就是少了些许约定俗成的客套环节而已。
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就这般非常自然且让人说不出什么的出现了。
在双方你有情、我有意的情况下,再加上如今也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在这里来回推拉, 虽然该有的下马威有了, 但是该进行的商讨也进行的相对开门见山。
敌人是明确的曹操。
在敌人明确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围绕着如何对付敌人、努力保全自己,以及得到应有利益来进行商讨。
首先是对付敌人, 这凡事都爱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曹操那边有天子在, 先天性的就不用为这种事情担心,孙权这次发兵江夏就有为父报仇的名头在。
现在杀父仇人死了,即将对上的人变成了曹操, 这个说法就不免要变上一变了。
刘备其实就能很好的拿出这份理由来,毕竟有关对方当年离开许昌的原因, 也有不小的议论。
要不是当时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曹操与袁绍的对决上,怕是要成为当时士人之间最为热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