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1 / 2)

刘表自然很是慷慨的就给对方打了一阵定心剂:“玄德但说无妨。”

刘备:“以备愚见,寻访人才为真,他事如何或许存疑,可根本目的却是明明白白,乃是谋夺荆州耳。”

刘表点头,倒是跟刘备说起了陆离之前私下里跟自己说过的话:“他曾与我言语袁本初之事,可会有效当年荀友若、郭公则之意?”

在这个时候说荀友若、郭公则,自然是在说当年荀谌与郭图等人游说韩馥让冀州的事情。

第210章 二子乘舟

有的时候, 人看起来越是坚定无畏,实际上内心反而越是怯懦退缩在,正如刘表。

因为真正坚定无畏的事情, 是不需要表现出坚定无畏的, 你打心底里都不会觉得那是什么事情,又如何会特意强调一下自己对这种事情坚定无畏呢。

此刻的刘表正在与刘备说着当初韩馥的愚蠢,说着自己绝对不会步上对方的后尘,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对着刘备表明态度,还是在努力自己说服自己。

刘备看得出这份色厉胆薄, 袁本初死了,换成你拿他的剧本了吗?

使君,你心中是否与当初的韩馥认为自己难敌袁绍一样, 也认为自己此刻难敌曹操呢。

虽然曹操跟袁绍对峙官渡的时候,刘备已经是袁绍那边的人了,但他知道当时的曹操绝对不会如此刻的刘表这般。

刘备清楚的同时, 也很明白刘表绝对不会愿意听到这种真话。

这荆州还能待多久呢, 刘备在心中打了个问号。

已经四处奔走过不知道多少地方的刘备,对于这种可能要换地方的情况,哪怕还没有发生,但心里是会有那么一点预感的。

刘备跟刘表解释完, 第二天蔡瑁才来汇报情况。

不是他拖延症,而是刘备快的都有些不合礼数了, 人家是急着解释,他这般急切难道是急着陷害吗。

蔡瑁不知道刘备跟刘表说了什么,但想也知道肯定没说自己什么好话, 哪怕刘备一直以来表现得都仁义极了,但仁义这种东西难道会对着敌人用吗。

蔡瑁以己度人了一下, 深切认为刘备肯定暗戳戳的对着刘表告自己的状了。

带着自己同样酝酿好的状告,蔡瑁前来跟刘表汇报工作。

然而对方压根没有给他告状的机会,直接就说那是误会一场,将蔡瑁还未能说出的话堵得死死的。

他很清楚刘表是个怎样的人,对方都说的这般斩钉截铁了,蔡瑁也不会为了想要对付刘备跟对方唱反调。

至少目前来说,蔡瑁对付刘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在刘表这里争宠来着,为了打败刘备直接得罪刘表,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蔡瑁压下了那些有关刘备的坏话,心里对于刘备的恶意却是更上一层楼了。

不过刘表接下来的安排倒是差点将他的恶意尽数打消,不是对刘备的看法发生了转变,而是惊讶之下都没有心思分给刘备了。

刘表竟然让他安排人看好陆离那边的情况,虽然这事自从陆离来到荆州后,就一直没有断过。可问题在于,如今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在暗示要是有什么不对,可以先下手为强。

蔡瑁:“明公怎么突然变了主意,可是那刘玄德?”

蔡瑁才不会赞同这种事情呢,便是刘表真的要做,他也绝对不希望接手的那个人会是自己。

到时候真的他将陆离杀死了,曹操含怒带兵来攻,你猜谁会被推出去当背锅侠?

类似的例子大汉也不是一个两个,谁上当谁是傻子,谁信老刘家的人不会卸磨杀驴谁更傻,蔡瑁对刘表的忠心,显然没有到一个愿意关上脑子当傻子的地步。

刘表看着这般就差将此事不可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