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2 / 2)

到有人说:“离愿往荆州,为明公成一年之期。”

这里除了他和陆离,似乎没有别人了,更没有别的名离的人。

第204章 二合一(含一章收藏加更)

曹操:“伯安何出此言?”

有一说一, 陆离也挺想要问这句话的。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那句话,难道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吗,他说这句话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至于按照他所说的这般做存在的危险, 这里面当然有危险, 陆离也很清楚这份危险。

可为什么身先士卒能够鼓舞士气呢,因为人本能的讨厌那些只说不做,又或者只张嘴说,实际上危险的事情全都让别人去做的人。

陆离哪怕着急,这份急也不会是只一味地拿着别人的命去填, 他愿意为自己这份着急去付出、去赌。

况且荆州令人在意的存在可不只是荆州本身,不只是刘表、刘备,哪怕已经过了几十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陆离可还没有忘记呢。

可惜曹操这边昔日就算得到了南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 更没有包含隆中之地。

如果可以, 陆离真的挺想要撬墙角的。

秦末穿越,想要跟刘邦争,那视线大多要看向张良、韩信,倒不是萧何不吸引人, 主要是萧何跟刘邦太近了,难撬。

而汉末穿越, 但凡有机会,谁会不看向诸葛丞相呢。

不过这也同样不是个好撬的,都不说对方是自己心向汉室, 还是因为刘备心向汉室,曹操如今这般是不可能跑去三顾茅庐请一个小年轻的, 而且这也跟需求与地位有关。

当年陈宫就因为自己的需求与曹操给予并不相符,哪怕当时在已经投靠了曹操的情况下,都差点跟对方闹了个一拍两散。

人才是很好,但人才是需要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地位的。

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独一无二,是他多年奔波、一事无成、走投无路下的救命稻草,那是如鱼得水的救命良才。

但是换成曹操,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撬不了墙角也没有关系,只要将拥有墙角的人干掉不就可以了吗,主打的就是一个咱们得不到的好东西,至少也不能让敌人得到。

不过现在想再多也没有用,毕竟他都还没有得到前去荆州的认可呢。

陆离:“明公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