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不是了,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这个大将军之位能够真切得到,因为他觉得明公你会赢。
再比如执金吾贾文和,你看他以前的种种表现,无不证明他对自身的安危如何的看重,对于危险的感知又是何等的敏锐,如今在许昌安然自若,岂不正是因为对明公胜利的看好。
总结一下,敌人看好你,阵营里面反复的人看好你,“危险感知器”也毫无动静,他们都不是什么浪得虚名之辈,可见明公胜算多矣。
如曹操这样的人,至少在面对袁绍这般强敌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那种大家都很好看好你,偏偏你却不争气。
至于什么时候会出现,可能是傲慢的时候吧。
第164章 宫闱之事
陆离等人的信件不曾遭到敌军截获, 成功到达了曹操手中。
虽然早在战前,有关胜负几何的分析与谋算就已经进行了好几波,但战场情况是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人的信心也不免随着战况发生改变。
后方的坚定支持, 哪怕只是一封信,也足够给人提供许多的情绪价值。
陆离等人不曾隐瞒许昌的事情,从自己人嘴里知道此事,总好过从敌人口中听到,然后因为一无所知, 连反驳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人在面临一堆烦心事的时候知道还有别的烦心事,总不免烦上加烦,但如果有人跟你说不用担心这些新的烦心事, 我们都会给你妥善解决,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种来自后方的信件不仅对于曹操本人有着激励作用,对于麾下文武也是一样的, 毕竟家小都在后方呢, 后方一旦出了事情,可能会哀兵必胜,但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军心涣散,士气瞬间垮了大半。
一般来说, 战斗都是在敌人地盘比较好,毕竟战争打起来造成的破坏, 那真的是谁被破坏谁心疼。
东汉虽然没有枪/支/弹/药,但是几十万大军走上一圈,也足够让周围失去人烟了。
而且后续一个处理不好, 瘟疫对于半点不被老天喜欢的东汉而言,那是八成要出现的“老朋友”。
历史上对持地点在官渡, 一方面是曹操为了自己这边运输粮草方便,增加敌方粮草补给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是双方实力差距大,被袁绍那边硬压过来,委实是退无可退了。
而如今地点选择在官渡,一方面是这个地方是真的关键,另一个方面也是跟粮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