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2 / 2)

曹操这边的优劣情况,袁绍那边分析的其实挺到位的。

而双方虽然都剑拔弩张到了一种分分钟就要战场相见的地步,可实际上粮草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大规模的战争可不是拍拍脑袋就立刻战场见的事情。

曹操这边将河内收入囊中后,带兵回到许昌进行准备,袁绍那边也在积极备战。

而就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许昌突然流传起了关于天子亲政的声音。

陆离一直关注着刘协那边的动静,可以肯定这个消息并非从宫中流传出来的,也并非是董承那里刻意散播的,这是之前一些帮着刘协辩经的名士大家自发讨论起来的。

成家立业,现在陛下皇后有了,孩子眼看着也要有了,加元服早就加了好几年了,总不能还继续在宫里学习吧。

好学也不是这么学的,他是要当皇帝,而不是当学者。

这里面固然存在一些人是出于对名利的追求而为之,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士人对于国朝的维护,君若不君,国何以国?

这事跟可能随时开展的与袁绍之间的军事动作撞在一起,让曹操心中不虞。

而这份不虞在遇上有人当朝要让陛下亲政的时刻,演变成了断然拒绝。

曹操虽然说的直接,直接到一种让人有些难堪的地步,但也自然有人会为他这番话描补委婉一二。

可别管说的直接还是引经据典、情理结合的委婉,都不能改变这是一个拒绝答案的事实。

陆离没有在这场争辩中发言,他只是安静的扫过自己目光范围内可以看到的所有人面对此事的状态。

曹操的、董承的、荀彧的……以及陛下的。

他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这对刘协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好时机,虽然外面有袁绍虎视眈眈,但在某种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助力”。

他有孩子了,但孩子还不曾生下来,天生便为他多了一份助力的同时也多了保障保障就算事情失败,曹操也还没有别的选项可以选择。

第151章 明流涌动

许昌的暗流涌动都可以直接说是明流涌动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自然不会毫无动作。

兵力的布置是一方面,官员的调动则是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