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道:“可如今他们落入袁本初手中,伯安以为袁本初会认为他们仅是你陆伯安的故人之子,故人遗孀吗?!”
曹操其实并没有多么担心袁绍会借着刘辨来跟自己打擂台,真要说担心这个,如今的陛下该比自己更加担心才是。
正统之争中,别说兄弟,便是父子都是要反目成仇的。
不过按照曹操对袁绍的理解,对方借着刘辨搞“迎奉天子”那一套的可能性并不高。
当初在众人所知的正统只剩下刘协一个人的情况下,对方都是真的不争不抢,难道多出一个选项来,对方反而会改变主意吗?
不会的,尤其是在袁术称帝之后,就更加不会了。
尽管当初刘辨上位,袁绍也是跟在何进身后出了一把力气的,当初董卓兴废立之事,对方是坚决反对的。
可是不要忘记,当年将刘辨“扶下”帝位的人,是袁隗。
那可不是什么袁绍的外八路亲戚,那是正儿八经的亲叔父。
就算抛开这些不谈,曹操想错了,对方偏偏这一次就是不按照套路出牌,硬是要拉着刘辨做旗跟曹操这边打擂台,我们的董将军怕是要冲的比曹操还快。
不只是他,满朝公卿这些年来跟着刘协颠沛流离,付出了那么多,好不容易站稳了现在的位置,妥妥的“患难之间不离不弃”都get到了。
曹操不懂“沉没成本”这个后世的心理学名词,但这不妨碍他清楚人性。
他跟袁绍之间会来临的对立,不会因为两个人的死而复生而改变太大,最多就是对对碰下碰掉了根本镇不住对方的大义名分。
现在比起袁绍,他更在意的陆离如今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第143章 两不相负
我想要做什么?
陆离是真的被曹操这个问题给问住了。
抛开感情不谈, 作为曹操如今的谋士,作为选择了阵营的有立场的人,他该与对方说这件事情对他们这边的影响与应对办法, 他该说如果袁绍真的拿着少帝母子做文章, 他们可以谴责对方是在指鹿为马,胡说八道,坚决否认那两个人身份的真实性。
但这话或许单纯作为曹营谋士的人可以说,却不是陆离能够说的。
他将人救了,现在又要冷眼推着他们去死, 他难道是有精神分裂症吗。
在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情况下,最好的回答就是反问:“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同样被问住了。
这个问题陆离不好回答,难道他就很好回答吗?
他是能够说别管那俩人的死活, 还是主动要将那俩人从袁绍那里救回来?
当年落在董卓手中的刘协不好救,难道在袁绍手中的何太后母子很好救吗。
曹操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面临这种难题,但他也没有哑口无言, 他想不出说法, 但这里除了陆离外,还有他的其他两位谋士在呢。
郭嘉上前建议道:“何不将此事速报许都,毕竟是涉及宗亲之事,嘉私以为合该叫陛下定夺, 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反正他们如今的陛下不是特别想要权力吗,现在这种事情, 正是给他权力的时候。
至于刘协决定了但是不合曹操的意怎么办,到时候自然也有相应的办法。
曹操点头:“奉孝言之有理。”
说完,他看向陆离, 似乎在等待对方的看法。
陆离对此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不仅没有, 他甚至主动请缨要回去许都向陛下告知此事,顺便回去当朝自辩道理。
都不用陆离真的回去,曹操现在就能想象到,他到时候会面对怎样的为难,如今面对自己说不出话来,回去难道就有的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