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2)

这一下子直接将李傕给整不会了:“这”

接收到对方眼神的贾诩:“面见与否,此事要看陛下的意思,治中何故来此为难?”

陆离不语,只是看向李傕,他眼神中的意思并不赤/裸,却也不至于让人难以理解。

通俗一点讲就是别装了,摊牌吧,谁不知道这事实际上要看你的意思呢。

该说不说的,这个做派其实很陆伯安。

任性、头铁、肆无忌惮。

李傕看着陆离,隐约间似乎能够共情当年董卓的气急了,这真是好美的一张脸,好有礼的一番做派,好刁钻的一个性格啊。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其实是自己在下意识的捧高对方,而陆离察觉到了这一点顺势上了台阶。

在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不配德感了,别人高看你,你就要摆好令人高看的姿态。

非要放低身段,不仅不会有什么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贾诩是否看出来了呢?

他做出的选择是保持沉默。

这种事情真的拆穿了,便是能够改变什么,可李傕难道会不觉得难堪吗。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何必要做。

在贾诩这个李傕请来的似帮非帮的帮手的帮助下,陆离成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达成目的的陆离相当慷慨的给了李傕一个好脸色,贾诩眼看着对方起身亲自将陆离送了出去,只觉得你但凡对我也有这个态度,我今天可能就不沉默了。

人是不是总是更容易看到那些自己得不到的存在,然后在心里无限美化他们,再在得到之后弃若敝履呢。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1】

李傕在追逐陆离,却又不是在追逐陆离本身。比起陆离自己的能力,他追逐的反而是陆离身上那些附加的象征与意义。

也许宝物是否值钱很多时候不在于宝物本身的材质,而在于它是否有着足够传奇动人的经历与故事,是否有足够特殊的用处,又是否引起过足够多人的争夺。

陆伯安啊,仅凭借着刘宏给他抬起来的地位,只要他不是个蠢货,足够他活下去了。

而自己就不一样了,贾诩离意已生,却又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吕布为什么能够在逃离长安后几番辗转,因为他是为国除贼的温侯,换作是单纯的董卓义子,为虎作伥的伥鬼,便是再高的武力值,也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贾诩心中主意渐定,刘协闻听陆离即将面见的消息却是心绪难平。

他想到当年父皇还在时,想到对方话语中含着交付之意对自己说着日后,又想起董卓在时,想起陆离离开前的那一眼,想着想着,人也就冷静下来了。

人都是会变的。

那袁氏四世三公,不可谓不深受皇恩,可如今两位袁氏子弟在做什么,天下皆知。

陆离如今也不是汉帝的侍中了,他是兖州牧的治中从事。

刘协想要信他,又实在是不敢信他。

他摘下自己腰间佩带的玉佩,纵然他现在如同傀儡,但李傕等人也不至于让大汉天子腰间挂着一块劣质玉石,将亏待赤/裸/裸表现在明面上,展现在众人眼前。

可尽管如此,这块玉不说与刘宏临终前交给陆离的带有兵权意义的玉佩相比,便是与最开始见面时送的那块番外贡品相比,亦有不如。

可这已经是刘协能够找出来的最好的了。

董卓是贪婪的,他连皇陵都搜刮了一遍,在国家不曾灭亡的情况下发生这样明目张胆的事情,实在是荒唐的不得了,可事实就是如此荒唐。

作为董卓的部下,李傕与郭汜同样是贪婪的。

现在刘协突然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