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吧,真可怜,我就有呢。
陆离前世遇到的老师里面虽然没有什么人渣,却也不曾体会过对自己如父、如母的那种老师,主要是他是个挺让人省心的学生,而且他前世也不是能够惹人怜惜的那一挂。
虽然家庭比较那什么,可也不缺衣少食,况且那群人面对陆离怎样是一回事,在外面他们还是要脸的。
而且陆离上学的时候,大家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有些人比较倾向于这是家务事,而有些人就算关注,视线也都主要集中在拳脚相加的肉/体伤害上,冷暴力反而不怎么被重视。
现在突然遇到一个如此充满人文关怀的名师,还点名般的偏爱自己,真的有被安慰到。
如果对方看自己的眼神,有时候不那么奇怪就更好了。
难道你们《周易》学得好的,真的能够看出什么来吗,那到底看出来的是什么呢?
什么都能看得出来吗?
第68章 世事如棋
郑玄现在处于一个半隐居状态虽然隐居却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 这一点从陆离的消息能够被传出去其实就能看出来。
这里面固然存在陆离的有意为之,对方的弟子们也是功不可没。
而这里的消息能够被传出去,外面的消息自然也能被传进来。
毕竟那百千弟子可不是摆着看的石头, 哪怕一人报一个物价, 都足够让陆离掌握高密这边的菜市场情况了。
对于郑玄来说,陆离是个不被他以学生称之,但确实让人头疼的学生。
但对于他的弟子们而言,陆离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人物,当初谁没抄录过对方的《陈情表》, 谁都得在那段时间当至少几个月的哑巴。
现在,传奇人物突然出现在现实之中,还就在自己身边肉眼可见的地方。
而好巧不巧的, 对方还是来跟郑玄探讨学问的。
身处其中的人只需要思考怎么与对方交流,外面听说这个消息的人需要考虑的就多了。
你要是慕名拜访,了不起就是见上一面, 但你要是顺势留下郑玄这里学习, 那岂不是既能拜得名师,又能跟对方相处时间多多。
属于保底一举两得。
所谓人脉,你首先得见到人。
而只要见到了,见面这就是三分情。
毫不夸张的说, 因为陆离的到来,郑玄本就数量庞大的弟子, 正在以一个迅猛的速度继续增加着。
但凡郑玄准备开学校,陆离这就是最好的招生老师。
对于一个头疼的学生给自己吸引来了一堆学生这种事情,有教无类的郑玄痛并快乐着。
至于两者哪一种更多一些, 这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年头可是真的师者如父,尽管很多人游学时候会拜访诸多大儒跟随学习, 但老师的含金量不会因为你拥有的老师多就随之改变。
一字之师、启蒙之师,那都是师。
哪怕来拜师的原因里面存在一部分陆离的因素在,但这个老师大家也是正正经经拜的。
也可以说如果跟陆离讨论学问的不是郑玄这个经学大家,换成了无名小卒,就算想要结交陆离,大家也不会跑来拜师的。
所以面对郑玄的注视,陆离对此颇为无辜道:“他们分明是为先生学识所吸引,慕名前来学习,与离何干?”
郑玄也是无奈,却也不免带着几分意有所指:“伯安需知这世事虽如棋,可若真当成棋局来下,怕是要自困其中的。”
陆离沉默一瞬,转而笑道:“先生旁观者清,离却是当局者,既然入局,总免不了要随着世事而行。”
况且真到了乱世,这世上哪里还有真正的旁观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