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人物才能使用的,所以当时薛蟠一说,家里还存有这样一个东西,贾珍立刻就要用。贾政还劝了一句,贾政他在政治上比较清醒,觉得这不好乱用,说恐非常人可享。但是贾珍一意孤行,很快就把樯木拿来了,就开始把它锯开了,涂漆,就做棺材了。这样秦可卿死了以后,就理直气壮地,甚至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地睡进了本来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所留的珍贵木料――樯木制成的棺材里面。你说,秦可卿她应该是什么样的出身?
到这儿我已举了那么多的例子,如果还是不能说服你的话,那我觉得我也不灰心,我们还可以往下讨论,咱们再讨论。比如说,她的丧事当中还有一些细节。她是宁国府的一个重孙媳妇,贾蓉连爵位都没有,只是一个黉门生,临时捐了一个头衔,这个头衔也很低,叫“龙禁尉”,就是皇宫里面的卫兵――当然这对平民来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头衔了。但是它和真正的贵族府第里面的那些头衔相比的话,微不足道。这么一个人死了,何至于惊动皇帝,惊动皇宫呢?书里面写得很怪,忽然就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来上祭――大家知道,曹雪芹给一个人物取名字,往往都是随手谐音,有所寓意。很多红学家指出,“戴权”,它的谐音就是大权,就是宫里面太监的总管,大太监,权力最大的一个太监。大明宫的掌权的太监,他原来就已经履行过对秦可卿死去的礼仪了。但这一天,他还要乘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他都不派小太监来。如果没有皇帝的批准,他能来吗?就算是说大太监他胆大妄为,皇帝不批准,他也来,但他也不能够乘了大轿打伞鸣锣呀?打伞倒也罢了,你可能比较娇气,遮太阳;你鸣锣干什么呀?不是生怕人不知道吗?一路鸣锣而来,什么气派啊?如果要是贾敬死了他来,好像还不太稀奇;贾珍死了,他来也不算太稀奇,贾珍他毕竟有爵位,他是三品威烈将军,是不是啊?可是不是贾珍死了,甚至也不是贾蓉死了,是贾蓉的媳妇死了。在贾府而言,不过是一个重孙媳妇。可是大明宫的掌宫的大太监戴权要亲来上祭,这怎么回事?这如果不是因为秦可卿的出身特别高贵,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怪现象的。
说到这儿,秦可卿的真实出身,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生活原型已经呼之欲出了,是不是啊?眼看就要水落石出了,但是请你保留一点耐心,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我将在下一讲里面,进一步地去探究,秦可卿的真实出身是什么,她的生活原型究竟是谁。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第五章 帐殿夜警之谜
在上一讲的末尾,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秦可卿的出身不但未必寒微,甚至还高于贾府。高于贾府,你想一想,贾府已经是国公级的贵族了,高于贾府,也就意味着她可能是皇族的成员,因此我们就应该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皇族里面去寻觅一下她的踪影,看有没有秦可卿这个角色的生活原型。
这三朝经历的时间很久,皇族的成员也很多,特别是康熙一朝。康熙生殖力特别强,他一生生了三十五个皇子、二十个公主,光是他的子女就这么多;雍正的生殖能力也比较强;乾隆只比康熙生的子女稍微少一点而已,也挺多。所以我们要寻觅的话,说老实话,如果一个一个来说,那就太费时间,而且办法也很笨,那我们怎么办呢?这时我忽然想到,我们也许可以从康熙四十七年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从那儿说起,顺着那个往下摸一摸,看能不能有什么线索。
清朝,他们是马上得天下,就是八旗兵他们骑着马,拿着兵器,这样打进山海关,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所以说,清朝的头几个皇帝都特别重视保持这样一个传统,既然马上得了天下,那就应该马上治天下。当然,统一中国以后,基本平定以后,要重点地实行文治,但是武治、武备也不能松懈。尤其是在康熙朝,康熙皇帝非常重视保持满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