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选择替代品类,以至于存在品控不稳定的风险。
这让烘焙工作室的负责人都没忍住跟成世宇抱怨,“社长,咖啡豆你能直接进,没考虑过烘焙原料也直接进吗?我们每日需求量也不算小了吧?”
以单家店面来讲,目前支撑1% COFFEE多家店铺烘焙区售卖产品并承接客人订单的工作室这边人人忙到飞起,确实每天原料消耗都是大数字。
但从进出口的角度考虑,成世宇集结了四十多家店铺的需求、承担着原料放置过久没能出售的损耗,以及号称韩国经销商的名头,才勉勉强强达到与对方签订合约的最低标准。
市场太小、需求太少,以至于成世宇听到手下的抱怨都只剩下无奈,“目前只能先这样了,那如果我需要什么我都自己进,你指望我去开货仓商场供你们进货啊?”
不够她忙的,可是别了。
“老板你努努力啊,可别太偏心了。”
也是成世宇好说话,不靠谱的建议被拒绝对方也不气恼,那分管经理自然就继续开玩笑说着。
别人是老板给下属画大饼,放到这里,知道成世宇实在舍得投入,是下属给老板打鸡血了。
所以说哪怕是在职场,蹬鼻子上脸也是常见操作。
*
被推动着努力的成世宇忙的焦头烂额脚不着地,想要找她“偶遇”的人就更是全凭运气了。
郑宇盛推开咖啡馆门进来,正好和在吧台后擦着咖啡杯的林洪树对视,后者看到他的刹那露出了一抹笑容,明显不是看到明星的喜悦,而是觉得有趣。
“你们老板又不在呀?”郑宇盛跟他打交道次数多了,也算是看明白他的表情含义了,点了杯冰摩卡坐在吧台位置,叹了口气。
本来正擦拭咖啡杯悠闲偷懒的林洪树点完单开始制作咖啡,流程过于熟悉,嘴巴也就没有停,“你要有事找她,电话联系呗,怎么、非得玩什么偶遇的默契吗?”
“啧、你不懂。”
郑宇盛比林洪树大两岁,自从知道这一点之后交流起来也就不客气了,比如此刻,“我之前听她讲去了趟东京考察,怎么考察回来人又不见了?”
“学了新知识回来,这不是就要好好了解一番吗?冰量正常?”林洪树同他确认了下,继续话题,“前天还在仁川,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了。”
“仁川?”郑宇盛对于这个目的地感到疑惑,从东京跑仁川?
林洪树将咖啡递给他,听到疑惑耸耸肩,“不知道,她最近好像对周边城市比较感兴趣,去日本学习了人家的便利店运营模式回来之后,就在各地跑。”
这又是哪里跟哪里,明明从来讲的也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事,但郑宇盛愣是没太听懂。
不只是郑宇盛,就连因为需要汇报情况时常同成世宇联系的林洪树都一头雾水。